正文 八、汽車時代的新職業(3 / 3)

新行當的產生牽動了不少記者的神經,結果“驗車師”作為一個新新職業登上了北京好幾家報紙的重要版麵,其中北京晚報以《驗車師,我替車主排“地雷”》為題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引起很大反響,不少買車人讓唐躍佳去“驗車”。唐躍佳的生意一下子好得忙不過來了,他按驗一輛車200~500元收取費用,月收入超過1萬多元。

由於在業界有了一定的影響,唐躍佳廣泛結交汽車界的朋友,從他們那裏獲得車界最新信息。他還花了6000多元買了一部數碼照相機,隻要有車輛展覽,有汽車廠家推出新款車型,他就把照片拍下來,把一張張精美汽車圖片放大後掛在自己辦公室裏,供買車人挑選。

在2001年裏,一些汽車銷售公司老板想請唐躍佳介紹客戶,並表示隻要長期給他們提供客戶,他們不但能給客戶提供北京城最低的價格,成交後還能按成交價格的5%給他提成。唐躍佳知道這些老板是利用自己的技術做銷售商的“托兒”。但唐躍佳想,隻要自己真實地對車輛性能做評價,嚴把質量關,這其實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

唐躍佳很快接受了這一新業務,憑借自己過硬的汽車維修、駕駛和檢測技術,一邊為客戶試車,一邊向客戶推薦各款車型,不到半個月,唐躍佳就成功地“賣”了3輛車,提成近5萬元。

到了2002年,唐躍佳在北京的名聲越來越大,收入也更加可觀,在短短的一年中,他就“賣出”278輛車,一共提成100多萬元。眼下,唐躍佳正著手組建一家車輛檢測公司,打響自己的品牌價值。

在唐躍佳的影響下,現在許多人也開始了當“驗車師”的生涯,其中有的甚至是汽車公司的設計人員,驗車服務大有成為一種新興職業之勢。

職業拍車族:專找違章車麻煩

時下,在廣州一些主幹道的天橋上,不論烈日、下雨,興許都有幾隻長焦鏡頭執著地瞄準橋下的車流。這可不是在拍攝什麼“羊城風光”,而是專找違章行駛的機動車的“麻煩”。人們稱這些拍照者為“職業拍車族”。

“職業拍車族”的應運而生,緣於交警部門實施的獎勵拍攝舉報交通違章的“新政”。盡管交警部門並不主張將拍攝街頭違章作為一種職業,但拍車族們堅守黃金地點,“孜孜以求”。據一位拍車族向記者透露,在好地段,平均一天能拍到200多張違章車輛的照片,月入過萬不成問題。

令廣州市交警部門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一項規定竟然催生出了一種“新職業”。這項規定宣布,市民可以在業餘時間對發生在身邊的交通違章行為進行拍攝,並向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提交相關證據(照片及底片等)進行舉報,經過核實確認後就會獲得每宗20元的獎勵。於是乎,在一些規定拍攝路段的天橋上,就有了專找違章行駛車輛麻煩的“職業拍車族”。

看了這條消息,我們不能不對廣州人敏銳的商業意識深感佩服。據悉,規定公布後的一個月時間裏,共有284名市民提交了近2萬餘張照片,其中被初步采用的有5750張。不過,交警部門早在規定出台前就已經聲明了,讓市民參加拍攝違章行為,是要形成人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氛圍,為廣州市創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因而拍攝本身充其量隻是過渡手段,“拍車族”的職業雖“新”,但注定隻能是曇花一現。我們在這裏之所以也特地將之作為新職業列出來,隻不過是給人們提供一種舉一反三的思路:隻要我們時刻保持著敏銳的職業意識,到處都可以發掘出賺錢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