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網絡化戰略(二)(2 / 3)

政府方麵參與第二代因特網開發的主要是極高性能主幹網絡服務(Very-High-Performance Backbone Network Service)。該網絡聯結美國各地的超級計算機和其他計算機庫,由微波通信公司管理,資金則來自全國科學基金會。

(四)第二代因特網綱要

1998年2月20日,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下屬的下一代因特網實施計劃研究小組在因特網上公布一份文件,題為《下一代因特網實施計劃》,其中《綱要》部分摘要如下:

今天的因特網必須滿足數以百萬計用戶的需要,而且到2000年時,預計美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將接入因特網。此外,在要求增加帶寬和適應多媒體應用的情況下,目前的因特網顯得力不從心。為了滿足這些需要,為了使即將呈指數增長的計算和通信能力給美國企業及公眾帶來好處,我們現在就應對幾項關鍵戰略性研究與開發進行投資。

下一代因特網計劃(NGI)是正在實施的極其成功的多部門研究與開發合作計劃的組成部分。它是計算、信息和通信小組委員會大規模聯網(LSN)工作小組研究與開發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小組委員會負責向技術委員會報告,後者隸屬於白宮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8財年大規模聯網預算案總額為2.883億美元,其中包括下一代因特網的1億美元。國會1998財年對下一代因特網計劃的撥款是8500萬美元,參與這項計劃的機構為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全國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國立醫學圖書館。美國政府計劃在1999和2000財年為下一代因特網計劃提出1.1億美元的預算,參加機構為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全國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國立醫學圖書館和能源部。美國政府在2000年之後的兩年中也可能提出類似的預算額。本文件描述了下一代因特網在不同預算期的目標。

下一代因特網計劃有三個目標:

1.推動下一代聯網技術的研究、發展和實驗,以提高實用性和網絡運行性能。

2.建立下一代因特網試驗台,著眼於端對端運行,以支持聯網研究和演示聯網新技術。該試驗台將與至少100個下一代因特網網址連接,包括大學、聯邦研究機構及其他研究合作夥伴的網址,其速度將是今天因特網速度的100倍。該試驗台還將以目前因特網1000倍的速度與大約10個網址連接。

3.開發和演示一些革命性的應用,這些應用實現了重要的國家目標和任務,並建立在目標1和目標2的基礎上;而這些應用在今天的因特網上則是不可能的。

下一代因特網與因特網-2息息相關。因特網-2是100多所美國大學的合作研究項目,旨在為先進的研究和教育建立並保持一個先進的網絡,用於開發網絡設計和管理工具以及寬帶應用。下一代因特網離不開因特網-2(這是一個基於校園的、局域的以及特定地區的先進網絡基礎設施)。下一代因特網計劃還取決於私營部門合作夥伴的巨額對等捐資額。

本文件是“下一代因特網概念文件”的補充,進一步提供了為實現下一代因特網目標所建議的方法及步驟的細節。

(五)資源

參加下一代因特網研究的各機構所帶來的技術和經驗為建設下一代因特網奠定了基礎。這種雄厚的基礎提高了該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如果沒有這種基礎,下一代因特網計劃就會麵臨更大的風險。具體研究機構的強項如下:

(1)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長期從事聯網研究的開拓者;開發了先進的網絡技術;在網絡管理和服務方麵實力雄厚。

(2)能源部:在管理生產和研究網絡方麵經驗豐富;擅長聯網技術;在技術的定向應用和係統集成方麵實力雄厚。

(3)國家航空和航天局:擁有網絡管理和專用網絡試驗台方麵的經驗;擅長麵向任務的高速數據傳輸應用;在係統設計和集成方麵實力雄厚。

(4)全國科學基金會:與學術界的關係非同一般;擁有網絡研究和管理網絡方麵的經驗;在科學應用方麵實力雄厚。

(5)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在標準製訂、聯網研究、計量學、計算機係統安全性、製造應用的係統集成以及涉及許多企業合作夥伴的試驗台方麵經驗豐富。

(6)國立醫學圖書館和國家衛生研究所:擁有醫學研究方麵的豐富經驗;在衛生保健方麵實力雄厚。

(六)管理和協調

下一代因特網計劃將由參加研究的機構共同管理,並由下一代因特網實施小組負責協調,該小組負責向大規模聯網工作小組報告。

下一代因特網實施小組將有一些相應的機構計劃經理。屆時將要求學術、企業及聯邦實驗室的專家加盟。下一代因特網實施小組將根據實現這些目標的需要而經常碰頭,但是每年不得少於4次。

各機構將利用自己的方法為所有目標征求研究建議。各機構可以利用其他機構計劃經理和專家評估征集的建議,以及通過機構間計劃經理協調工作(例如下一代因特網實施小組的協調工作)來協調活動。

七、網絡時代的巨人之戰

80年代末興起的因特網已進入突飛猛進時期。與此同時,1993年初開始提出興建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將進入攻堅階段,在這因特網準備駛入信息高速公路、人類即將步入21世紀之際,在1994年和1995年圍繞網絡技術的何去何從全球範圍內產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信息技術巨人之戰,這場大戰的結果將影響到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構造,從而對人類工作、生活方式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大戰始於網絡電腦

這場網絡時代的巨人之戰波及幾乎所有世界信息技術領域的重量級選手,他們依對網絡技術的不同見解分成了兩大陣營。第一陣營的旗手是世界最大的因特網軟件商美國網景公司,支持它的包括世界最大的電腦商美國IBM公司、美國蘋果電腦公司、太陽電腦公司、奧拉克爾公司、日本索尼公司、任天堂公司、日本電氣公司、東芝公司和芬蘭的諾基亞公司、英國電信公司等70多家公司,這一陣營的觀點是個人電腦將成為曆史,取而代之的將是以主機為中心、以網絡為傳輸線路的網絡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