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8日,紅軍在北上途中,進駐甘肅宕昌縣哈達鋪時,偶遇國民黨報紙關於陝北革命的報道:《論陝亂》徐向前朱毛之趨向,尚不盡明,今故暫不論甘,而專就陝事一言。第一,國人應注意者,現在不獨陝北有匪,陝南亦然。徐海東一股猖獗已久,迄未撲滅,故論陝亂,不能專看北部。第二,過去所謂陝北,係[指]歸榆林、綏德、延安屬,近則韓城一帶亦睹匪蹤,是由陝北而關中矣。第三,就陝北言,兵確不為多,就全陝而論,則目下集中之軍隊,殆不下十師以上,而匪方總數,通南北計之,有械者不過萬餘。由第一、二[兩]點,可知陝亂嚴重之輪廓,由第三點,可知迄今為止,軍事效率之不良,證明此後應努力之點,不僅軍事上的問題而已也。
關於農村赤化問題,陝北確甚於陝南。陝南匪區小,為時亦暫,陝北則有廣大區域與較久根據地也。大體言之,陝北計三縣[中],近唯井嶽秀師擔之舊榆林府屬五縣及米脂縣情形較安。綏德以南,迄延安府、鄜州一帶,七八百裏間,路早不通,多不可問。近月陷城之縣有六,即延長、延川、安塞、保安、安定、靖邊。高桂滋師駐綏德,目下可維持兩三縣,餘不可及。
近時最危者,為延安城之命運,駐有井、高兩師部隊,已月餘不通音訊,延安以南情況更不可知。要之縱橫數百裏間,殆盡成赤化,較之贛事緊急時,其區域之廣大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