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七十年代末,中國這個曆史悠久的國度剛剛踏入經濟騰飛的軌道,改革的浪潮如春風般沐浴著這遍土地,全國麵貌煥然一新,該發場的在創新,舍舊除粕的在革化,複古的在複古……
但以前那個瘋狂的年找,一些掉了的文化已很難揀起,比方逢年過節,特殊時期時不用宰雞敬神。倘若有人死了,法事省了,更別說挑風水地葬人了,草席一卷,天大地大,個個坑埋都是一堆泥。
但今時不同往日,那個年頭有偉大領袖作精神寄托。現在沒了,人民心底落差把持不定,不得了,還是揀起老祖宗的規矩才心安理得。
湖北省籠水鎮塘村的村民和大多數人民思想一致,眼下風俗複古是勢在必行的了,但揀起敬請神明風俗容易,喪葬風俗就無從下手了,那時打倒一切牛鬼蛇神,陰陽先生被批鬥得死的死,逃的逃,天高地闊,而今,這些人都難覓蹤跡了。
村長陳大民深知天底下沒有不死人的村莊,特為此事招全村家戶話事人開了個會。禮堂雖不大,倒也容得下一百幾十人,眾人一時議論紛壇,各抒己見。最後還是陳大民拍板,說道:“我看咱們還是請位先生回來,好生供著,然後從村子裏推薦幾個後生跟著先生學道,這樣一來,不但解了燃眉之急,將來這些人學有所成,子代相傳,還能益個十裏八鄉。”
雖然目標已定,但過程細活還得有人去幹,派誰去?去哪裏尋?一時商討無策,眾人亦語塞不言,人人都不願趟這條不得錢財,盡耗腳力時日的混差。
不想就在此時,村裏有個叫張道一的後生卻打破了沉默,說道:“既然大家都不願意去,又想尋得先生回來說教,那隻好我去了,隻望到時尋得先生回來後,莫忘了推存我跟著先生學道便是。”
本來有人願意搭上這份不討好的差事,應該鼓掌才是,卻事與願違,眾人聽了張道一毛推自薦,臉色陰晴不定,氣氛一時變得古怪之極。
其實深究其因,得由張道一祖輩算起。原來張道一祖上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大地主,這事放在打土壕時可是人民群眾的眼中釘肉中刺。打倒地主階級的號召一下來,張家的錢財自然被割掉了大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著小半家產,眼下張家三代也不愁吃穿,誰知張道一十七歲那年又趕上了特殊時期,這下倒壞了,村民給張家胡亂扣上幾頂帽子,將值錢的東西卷鋪一通,連搶帶拽,家裏頭裏裏外外半個子也找不著了。
張道一父親經受不住打擊,當晚便病臥在床。不想漏屋偏逢連日雨,也不知道是誰放得風,造的謠,說張道一家灶下還藏著半噸黃金準備搞資本主義,不論真假,總之這事不得了。一時謠言風盛如火般傳開,村民攥刀背鋤,一窩蜂將整座大屋連掘帶鏟抄了一遍,最後黃金沒掘到,而張道一的父親眼見祖業盡毀,急火攻心,兩眼一翻,斷了氣。母親哭得死去活來,不久也病死了。
張道一那時雖年少,但連日遭逢巨變,心智一下子成熟了起來。雖然而今時代已變,參與打擊他家的那幫村民也對他道了歉,平日見到他也勉強賠笑,但他心底還是不舒服,由此,他很少和鄉親們打交道,自己也是靠著幾分薄田艱難度日,早已沒了祖上那般風光。
但今日開的這個會在他心底起的衝擊可不少,時過遷境,陰陽先生的職業又開始吃香起來,眼瞧自己都邁進三十了,倘若自己學會其中秘術或許能賺得幾個錢財,討個媳婦過過好日子,但平日和鄉親交緣淺薄,如何讓人家推薦自己呢?一念至此,心中已有計較,便趁著眾人沉默的當口乘機出言了。
這群村民大多都參與了當年打擊張家的人,心裏難免有愧,雖然話麵上不好應允,但心底下都想作出點補償,何況推薦不難,反正被推薦人到頭來都是為人民辦實事。
陳大民目光一掃,心中登時大定,清清嗓音道:“同誌們,既然道一同誌親力親為,咱們做叔伯的長輩理應支持,我看這事就這麼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