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朝的初春還殘留著嚴冬的寒氣,陽光照著豐城的每一個角落,似乎要將那黑暗中的一切全部曝露在陽光下,讓之無所遁形。
豐城是東朝的京城,從太祖登基後,豐城就作為京城一直保留下來。原先,東朝之前的順朝,也是以豐城為京都的。順朝一共延續了三百七十一年,共計一十六位帝皇。順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軍閥割據,一片混亂。及至順朝最後一位皇帝,宣平帝登基,皇室已經對天下大勢失去了控製,又有宦官專權,**嬪妃勾結外戚,保持朝政,導致平民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中。
順朝的十大世家之一,水家借機而起,登高一呼,經曆了幾番戰爭,走上了那九五之位,建立大東王朝,寓意紫氣東來。因順朝末年的戰亂,宦官專權,**幹政,導致順朝的滅亡,東朝太祖水詮勵立下鐵律:宦官不得幹政,不得隨意出京。**嬪妃,家族有一人入宮,則該家族三代以為不得再有女子入宮為妃。
這一天,安國公路閔歙奉詔入宮覲見太後,同一時間,定國公江簡牧也被當今聖上孝惠帝傳召至書房。不知道宮裏兩大巨頭說了什麼,安國公從太後住的風逸殿出來,臉色很不自然,隱隱有怒色,大步朝宮外走去。路上的宮女太監見狀,忙閃避到一遍,怕一個衝撞,挨一頓訓斥。在崇華門遇到定國公江簡牧,冷哼一聲,疾步而去。江簡牧見多年老友這幅模樣,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聖意難為。苦笑一聲,江簡牧往自家馬車而去,馬車邊還站著定國公府的大管家江蘇和。
路閔歙在馬車上閉目養神,這會他的臉色已經平靜下來了。回想起在風逸殿的一幕,禁不住悲從中來,雙目中已經有點點淚花了。俗話說,男兒有淚未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他養了十六年的女兒,就這樣沒了。還是以這樣一種方式,他的女兒是他過了而立之年才得來的,是家中的幼女,平時當眼珠子一樣疼著。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從小到大沒受過什麼委屈。這剛及笄,就要嫁人了。小女兒平時多乖,喜歡搗鼓一些吃的,手藝不錯。家裏的溫室的花,每年花卉節,他們家的花總是最出彩的。這都是小女兒的功勞了,在這大豐城,他女兒在大家閨秀中,也是排的上的,可如今這婚事······
風逸殿
“臣路閔歙參見太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路閔歙應詔覲見當朝太後,也是他們路家的閨秀。按輩分,太後是路閔歙的姑母。
“起來吧。”太後開口了。早有侍女搬了凳子過來。
“閔歙啊,你的小女兒寶珠前段時間及笄了吧?”太後笑著問道。
“娘娘掛勞,小女前幾天已過了十六歲。”
“還未曾許配人家”?
“還未,她母親已經在幫她留意了。”路閔歙聚德很奇怪,東朝的大家閨女都要在及笄後才出嫁,而要是貴女,一般做父母的還會多留兩年。以他的官位,他家女兒也應該會留到十八歲才出家的。不知道太後怎麼問,打著什麼主意。
“哀家瞧著那孩子,倒是有哀家當年的影子。”
“娘謬讚了,寶珠那孩子還不及您當年的萬分之一。”路閔歙心裏一驚,難道太後打算將寶珠指給哪位皇子。可適婚的皇子也就六皇子一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