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個情況是,你爹和娘好像有些分不清,讓叫爹你是衝著我,讓叫娘你有時也衝著我。你媽就感歎,你爸真是又當爹又當媽呀。另外,讓你叫奶奶的時候,可能是我們剛開始教的時候給製造了遊戲的錯覺,你就總是叫爺爺,讓你叫爺爺還是爺爺,而且是不管怎樣引導也改不過來。看來又是一個又當奶奶又當爺爺啊。
晚上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裏麵正好講到奶奶與媽媽因為看孩子發生矛盾的事情:奶奶用盡辦法想著讓孫子好,媽媽卻說奶奶不給孩子洗手、讓孩子吃不幹淨的東西、不講衛生等等;媽媽用自己時尚的辦法教育孩子,奶奶又看不上,於是發生爭吵。於是,這在咱家也算是挺有戲劇性的一幕了:旁邊坐著你媽和你奶奶,電視上上演著她們各自支持的事情,我坐在中間反而覺得有些尷尬,看不下去了,而且你還在一旁不知不覺地快樂著。但不管怎樣,電視台播放這樣的節目,估計總能起到些積極的作用。觀眾們看到各自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總會有些感悟吧,算是寓教於樂了!
2012年12月5日星期三
有一個詞叫引吭高歌,引是拉長,吭是嗓子、喉嚨,即放開嗓子大聲歌唱。你倒沒有大聲歌唱但確實有些拉長喉嚨的意思,那樣子有些像曲項向天歌。但你發出的聲音是不同,沒有詞,隻有一個婉轉的調子,可能有點像古人的嘯,當然也有些接近狼的呼叫。好像高興了什麼的就愛喊兩嗓子,如果大家說讓你唱首歌吧,你也那樣,估計也像古人說的:“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說起這“嗟歎之”,由於有些猶豫的性格,當然按中醫的理論可能有病理的原因,爸爸愛歎氣。而你竟然就學會了,沒事,坐在沙發上,或是自己玩耍的時候,也愛歎個氣。我們感覺有趣的時候就有些擔憂,於是就製止你,但你是越不讓什麼越什麼,歎得更加起勁了,一副得意的樣子。還有就是爸爸吐痰,你也學會了,沒事就在那清嗓子,可那有什麼痰啊!你媽就埋怨我:“就你毛病多,孩子跟著你學不到一點好”。
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現在你每天把家裏弄得跟被“打劫”過一樣。剛開始大家還是緊跟著你屁股後麵收拾,後來幹脆就任由你發揮了,直到你中午或是晚上睡了再收拾。也許你對幾乎每一件家裏的東西擺弄玩耍的過程,正是你學習成長的過程。當然這過程是要有代價,不是這個被你整壞了,就是那個不能用了,更有甚至就是你自己摔倒了自己、傷到了自己。後者是我們監護的責任,也正是我們希望盡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