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新的國度(1 / 3)

當所有的情勢都已經累積到了足夠的程度,一場突如其來的雪崩很可能具備著推翻一切的力量。

無論是地球人還是彼恩人,隻要他曾經親眼目睹過彼恩王國的崩潰過程,那就一定會對上麵的這句話深有體會——在新彼恩曆5214年4月9日發生的那一係列重大變故之後,橫跨八十多光年、控製三百餘個恒星係、擁有將近一百一十億人口的龐大王國,轉瞬之間便徹底陷入了一種混亂無序的失控狀態。

對於成為真正的智慧生命已有兩百多年的彼恩人來說,他們其實從來都是處於一種被統治的狀態——最初是他們的創造者納格爾人,後來則是他們的彼恩國王。所以,當這些曾經對他們發號施令的主人全都不複存在的時候,很多的彼恩人都變得完全的不知所措了。

大概也正是由於這樣的迷茫,當克拉克和拉什努一起向全國通告,每個彼恩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投奔已經歸降納格爾人的德蕾婭女王,或是留在這裏與人類組建新的國家,竟然有超過半數的彼恩人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拉什努雖然竭盡所能的百般挽留和阻止,但在最後,還是有五十三億之多的彼恩人決定離開故土去追隨他們的女王陛下。

當然,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局麵,克拉克和萊羅塔列在暗中的各種活動也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不管怎樣,現在他們的目的確實已經實現——在這個即將成立的全新國家之中,人類以七十九億的人口占據了明顯的上風,這一優勢對於爭奪政治上的主導地位,顯然有著不言自明的重大意義。而在另一方麵,要將多達五十三億的彼恩人送往數十光年之外的納格爾人賜予德蕾婭女王的三個星係也絕非易事,從問題的複雜程度上來說,這甚至比人類之前從地球到托納提烏IV星的一千多光年的漫長遷徙還要更具挑戰。

為了盡快解決這一重大難題,新彼恩曆5214年5月1日,按照之前的預定,克拉克、拉什努、德蕾婭女王、以及納格爾國王瓦蒂耶同時來到三九八星係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四方談判。

關於這場極為機密和敏感的談判,後世的各種曆史資料上都鮮有詳細的記載,不過可以想見的是,在這關係極為微妙的四方勢力之中,顯然是隻有拉什努不願意看到彼恩人出現如此重大的分裂,但是,麵對著來自另外三方的強大壓力,這位曾經叱詫風雲的彼恩宰相也已經無力回天。

新彼恩曆5214年5月2日,八新時十二新分,四位領導人在最終商定的談判公告上簽字確認——各方一致承諾在未來至少一年之內完全休戰,納格爾王國無償贈予德蕾婭女王包括哈托爾星係在內的共計三個恒星係,與此同時,各方將調動其最大運輸能力去幫助想要投靠德蕾婭女王的彼恩人盡快的完成遷徙。

麵對這樣的結果,身為所有事變的幕後推動者之一的拉什努如今會作何感想?他從未向旁人發表過任何一句評論。不過現在的局麵,和他決心叛變之時在心中所設想的,應該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無論是否會感到後悔,此時的拉什努以及所有選擇留下來的彼恩人必須都要向前看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裏,彼恩人與地球人針對即將聯合組建的新國家展開了一係列拉鋸戰般的艱苦談判,而在這其中曾經引發最多爭論的,就是新國家的名稱以及首都的所在行星。

對於彼恩人而言,他們自然是希望在新國名中包含“彼恩”或是“特諾奇”之類字眼,而首都則應該依舊設置在他們的母星特諾奇星之上。不過在地球共同體一方來說,雖然放棄在目前已經有些不合時宜的“地球”稱謂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情,但他們顯然還是更傾向於一個相對中立的國名;至於新的首都,共同體經營多年的托納提烏IV星在人口、經濟、軍備等各個方麵都已遠遠超越了彼恩王國的所有行星,所以定都在托納提烏IV星,也就早已成為絕大多數人類所認定的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