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部署混亂(1 / 1)

中國軍隊的炮兵測量隊

為阻敵西進,北平軍分會乃令駐古北口一帶的第107師北上,在青石梁一帶占領陣地,掩護後方部隊集中;令第112師及附屬炮兵營歸67軍軍長王以哲指揮,向古北口推進;令第25師向密雲集中,騎兵第三師從沙河向白馬關推進,第2師黃傑部向通縣集中。

當第107師北進之時,因熱河軍潰敗過快而致青石梁失守,該師乃在黃土梁附近進行抵抗。經過4天激戰,終因敵我力量懸殊、官兵傷亡過多、彈藥將盡,於3月9日下午2時向古北口撤退。此時,第112師張廷樞部已在古北口附近的將軍樓、二道溝之線部署防禦。自9日起,敵步兵在炮兵和空中飛機的掩護下向守軍陣地發起進攻。該師戰到10日,因傷亡過重不支,敵軍衝人陣地,不得已向南天門撤退。北平軍分會急令第25師北上,防守古北口。

第25師於3月8日奉令進駐密雲。接到軍分會關於增援古北口的命令後,25師立即出發,於9日午前8時到達石匣鎮。為避免日寇飛機轟炸,休息至午後8時,繼續向古北口前進,10日上午抵古北口。當第112師不支而退、陣地出現缺口時,第25師第73旅即占領古北口鎮南的東西兩側高地,第75旅集結在黃道甸附近。此時,第112師1個團在第73旅右翼的將軍樓擔任防守。

此時25師部隊暫歸75旅旅長張耀明指揮。師長關麟征和73旅旅長杜聿明乘汽車先到古北口與第67軍軍長王以哲聯絡,了解情況,以便決定作戰部署。

關、王見麵後,圍繞兵力部署展開了激烈爭論。王以哲要25師接替長城一帶112師的陣地,關麟征則要112師在第一線擔任防守,第25師在古北口南城占領第二線陣地。並說:“如果112師陣地被突破,25師一個反攻就把敵人打回去,恢複陣地。”關並請王以哲坐鎮古北口指揮。王則既不同意25師占領第二線陣地,又不欲在古北口指揮,而想急於交防撤退。雙方爭執,相持不下。

在爭執間,關麟征曾問杜聿明的意見,杜認為東北軍士無鬥誌,王以哲、張廷樞二人意見不和,既不可能強留,即留亦不能力戰。從地形上看,長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得之則占先製之利,可以瞰製敵人;失之則處於不利的態勢(因古北口南城地形低於長城,是曆史上戰役中駐軍後方所在,形成一個小市鎮,北關大,城內小,軍事上的價值不及市外的長城)。如我們堅持占領第二線陣地,第112師將棄長城而撤退,反不如以25師接防古北口將軍樓第一線陣地,讓第112師占領古北口以西、河西鎮以北長城及八道樓子之陣地,使雙方陣地正麵縮短,互有依托;而第112師不擔任正麵,尚可能多留幾天。因之向關建議,可以照王以哲的意見,接替古北口長城112師防務,但112師必須擔任河西鎮及八道樓子防務,與25師協同作戰。當時關以杜未支持他的意見,內心非常不滿,他堅決不同意接替長城第一線陣地,仍與王相爭不已。直爭到10日午前四時前後,雙方作了妥協,王隻留112師的一個團守長城第一線,25師占領古北口南城東西兩側高地,並向兩側高地延伸,布置第二道防線。王下令後,即匆匆退去,第112師除留一個團步兵在長城第一線陣地外,大部亦同時退出古北口。25師以杜聿明旅占領古北口南城東西兩側高地,以張耀明旅集結在黃道甸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