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博士後出站報告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我是非常謹慎地“進入”這個選題的。一如我在書中所言,選擇這樣一個題目,將麵臨一個較大的學術冒險。原因是“自由民族主義”作為一個來自西方的社會科學理論概念,有著它自身的生成基礎和演變邏輯。所以,如果以之作為解釋近代中國思想觀念或具體曆史事項的理論工具,有可能在經驗事實與理論資源之間缺乏真正的有效互動,從而在回答近代中國有沒有出現一種類似西方自由民族主義思想的問題時,將有生搬硬套的“貼標簽”之嫌。畢竟,在西方社會科學的概念與中國事實對應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斷裂性。
問題確實存在。
但我依然認為,如同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一樣,自由民族主義也是近代中國的一個客觀存在。在具體情境的邏輯下,借用西方的理論工具來理解近代中國的這一觀念事項是可行的。也就是說,將概念的理解建構在近代中國的具體情境之中,使經驗有效地回應理論資源的質問,在理論與具體事實之間形成有效驗證。在此基礎上,如果能進一步形成新的理論解釋,那將更是令人十分欣喜的事情,而學術史的有關檢討也堅定了我的這一想法。
感謝我的博士後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耿雲誌教授。2006年9月,蒙先生不棄,允我列入門牆,隨先生從事近代中國思想與文化的研究工作。博士後期間,先生為我付出了大量心血。從研究報告的選題、邏輯到寫作框架甚至文字表述,先生都作了認真細致的指導,提出了具體意見。可以說,在短短的兩個年頭中,如果沒有先生的悉心指導,該報告是無法完成的。先生為人為學,強調“勤、謹、和、緩”,其道德文章讓我尤為感念。誠摯的感謝首先送給我尊敬的先生。
感謝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鄭大華教授,他全方位的關心和幫助,使我的博士後研究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還有清華大學胡偉希教授、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崔誌海教授和左玉河教授,在答辯會上他們的批評性意見和啟發性問題,使我對博士後出站報告的不足之處獲得了更為清楚的認識而力謀改進;我的博士導師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陳先初教授,他的學術關心和鼓勵,也同樣貫徹於我整個博士後報告的寫作過程中;鄭匡民、鄒小站、王法周、賈小葉、宋廣波、李細珠、陳於武等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年輕才俊,與他們的學術討論使我受益匪淺。在這裏,我謹向他們表達我誠摯的謝意。
感謝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各位所領導對我學習與生活的關心,以及所人事處黃春生處長和席衛蓉老師的切實而又周全的安排,還有所圖書館的各位老師,感謝他們為我完成博士後研究報告所做的一切。
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楊純女士,她的細致、嚴謹和負責,使我避免了不少的錯誤。
感謝父母對我永遠的關愛和支持,感謝妻子和兒子,他們是我讀書為學的精神力量,是我快樂的源泉。
本書存在的不足甚至謬誤,是由於我知識和學力的欠缺以及用功不足而造成,其責任應完全由我承擔。同時,更期望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暨愛民於吉首大學風雨湖畔
200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