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密林。
晨光熹微,透過繁茂枝葉,灑在翠綠的草地上,留下光影斑駁。枝葉凝露,懸掛在葉尖如珍珠般晶瑩剔透,顫顫欲滴。
一陣清風徐來,空氣中充滿著泥土與青草的混合氣息,氣味芬芳,沁人心脾。
淡淡的霧靄迷蒙之中,一道欣長的身影正凝立不動,如老僧入定,古井無波。
走進瞧去,但見此人乃是一名不過十三四歲的少年,麵若冠玉,眉目清秀,一雙狹長的眼眸緊緊閉起,長密的睫毛輕輕顫動。
少年身著黑色武服,襯得身形更顯修長,膚色晶瑩如玉,若能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在那白皙剔透的皮層之下,隱隱有淡淡青芒閃現,隨著他的呼吸吐納,青光有規律的跳動不停。
一滴豐盈的露水悄然從枝葉間滑落,筆直的墜落而下,滴在少年的肩頭之上,如明珠玉碎,飛花四濺。突聽刺啦一聲,一道曲折白弧迅疾爬過,那滴露水登時蒸發成絲絲水汽,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遠處,一株摩雲參天的雲杉之上,一條青衣大漢負手而立,此人眉目英挺,氣沉如山嶽,顧盼之間,不怒自威。
那人昂藏七尺,魁偉壯碩的身軀,少說也得二百來斤,但足下那細如嬰臂的樹幹,卻絲毫沒有彎折的跡象,反而隨著清風,恣意擺動,輕柔如雲。
此刻若是有人路過瞧見,恐怕會大吃一驚,隻因此人乃是洛雲境境主洛峰!
作為堂堂一方霸主,洛峰竟然不在境主府中坐鎮,卻出現在這深山密林之中,自然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恐怕誰也不會想到,洛峰此次出現,卻是與眼前之人息息相關。
這清秀少年郎正是他那被人稱為“境內第一紈絝”的獨子,洛簫。
據說這洛簫天性憊懶,不喜修行,且性格乖張,飛揚跋扈,沒少在這洛雲境內胡作非為。也因如此,洛峰每每談及其子,也是愁雲密布,哀聲長歎,不知該如何是好。
哪知正當他將要對這紈絝兒子失去希望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卻讓洛簫來了個一百八十度般的大轉變,不但拋卻了以前的不良嗜好,囂張作風也大為收斂,而最令洛峰激動的是,自從生病之後,洛蕭對修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消息一傳出,洛府上下頓時震動不已。
洛峰頓感一種蒼天開眼,祖宗保佑的激動之情,此中細節,難描難述。
即便洛峰心知此時修行為時過晚,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年齡,但饒是如此,他依然為洛簫的改變而感到欣慰不已。
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可是,就在此時此刻,他卻為自己的輕視而感到羞愧不已,因為他的兒子,竟然是個天縱奇才!
距那場大病之後,時至今日,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裏,洛簫竟然從毫無根基,一日千裏,跨到動氣境巔峰層次,想當年洛峰也是號稱天才人物,但達到此境也花費了三年的時間,洛蕭之資,可見一斑。
在修行者之中,有入門小三境之說,即是感氣境,動氣境,凝氣境。
感氣境乃是修道伊始,感應天地之靈氣,這也是衡量是否具備修行能力最為基礎的條件,有的人究其一生也難以感應天地靈氣,是以對於修行之道也隻能望洋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