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後記(1 / 1)

關於“泥鰍”的故事

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九至則歸於一,故“九”乃人神共敬之大數!

據本人編造:“龍生十子,為得此天數,取前“九”而舍其十,暗寓天兆,以龍形圖騰畫文於“九”,示其正統,遂招天神降責,斷其所為乃逆天弑主,故,竅其魂,塑其身成像!“

因為受到天神懲罰,“龍”和他的九個兒子變成了圖案和雕塑,成為隻具有象征意義的擺設。所以,官僚的文案上多是龍形擺件,以示位高權重;賭徒的手腕上戴著“貔貅”,寓意隻進不出;流氓的斧子上刻著睚眥,警告你別惹我!

整個龍族,現在還能稱之謂“生物”的隻有老十。老十雖然是海貨,可放到淡水裏也照樣能活,就像都市人到了鄉村反而會覺得安逸一樣。老十被他爹扔出來那一刹那,身上帶著的那股仙氣兒瞬間將他保護起來,使他對食物的攝取量極小,通體沾滿了滑膩的粘液,連腸子都可以獨立呼吸!這大有來頭看似魚類的動物就是“泥鰍”!

為了表達對天神的折服,泥鰍甘願化為數以萬計的小魚,並真身隱藏在魚群之中,棲息在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等等,這些與世無爭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泥鰍的真身正暢遊在水窪地裏享受著平凡所帶來的快樂,突然被一個十六七歲的愣頭小子用竹筐撈起,然後把他扔進了缸裏,裏麵黑漆漆的,對外外麵世界的感知,或許隻有在固定的時間聽到外麵有人嚷嚷著“做蠱”。

漸漸的適應了裏麵的環境之後,泥鰍發現裏麵還有十一隻其形各異的毒蟲,開始的時候還都算安靜,等隔夜之後,饑餓難耐的毒蟲們開始相互撕咬,彼此間成為相互的食物。泥鰍自然也不例外,它不需要過多的事物,也沒有本事吃掉別的毒蟲,但不代表別的毒蟲不吃它。因為泥鰍的體表滑膩,即便被逮住,也能在對方的爪下一次次地逃脫凶險,後來,其他毒蟲不想因為對泥鰍做無謂的追逐而耗費過多的體力,而是選擇了相互殘殺,最終,隻存活下來一隻。這隻身材碩大,形彩怪異,傷痕累累的毒蟲,在饑不擇食之下,隻能把泥鰍當做最後的晚餐,開始瘋狂的捕殺泥鰍,終究因為忍耐力不敵泥鰍,被耗死了大綱之內。此時,泥鰍也幾乎隻剩下半條命,但它不用通過廝殺即可獲得眼前這頓美餐,當吃下大蟲的屍體之後,泥鰍的軀體立刻發生變化,眼神中充滿靈光,體大而又輕盈,頭上長出角,身體上長出鱗片和爪子,口中呼出的氣體像火一樣炙熱。這時,原本密封好的蓋子被打開,泥鰍一躍騰空,駕雲而去。終於功德圓滿恢複了金身,成為萬人崇尚的“龍”。

這口大缸裏麵的空間就好像一個小小的世界,因為資源有限,所以要相互殘食;因為競爭激烈,所以會感覺到窒息;因為都各自為營,所以看不到情義。泥鰍所麵對的也不是毒蟲,而是權力、利益、美色這些外在的誘惑,和自私、狹隘、懶惰這些內在的品格缺失。隻有戰勝它們方能修得正果。身處泥潭之中,隻能通過自己的拚搏才能掙脫出困境,但行善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