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竹架,竹架把水直接引了過來,流到廚房角落的一口大缸裏。
大缸的另一側開了一個圓口,插了一根竹管,竹管引到沿牆走的水槽,再通過水槽流到廚房外頭去。
因為廚房裏有水流動,空氣一點都不悶,相當清新。
平房外是看樣子是一個院子,以前有栽種蔬菜,一壟一壟地的樣子還很分明,現在上麵長滿了許多野菜,野韭菜、艾草、蕨菜等等,其中也夾雜不少雜草。
外頭有個籬笆的樣子,但是基本都毀掉了。
這個地方不錯,可以作為臨時落腳住宿的地方。當然,秦奮上島來不是找住的地方,空房在飛來峰多的是。
平房後麵有一條小路,秦奮繞過平房走進這條小路。
上了一個山坡,信步走了大約一裏地下到山坡地步,視野一開,秦奮整個就呆住。
眼前是一片銀杏林,有一百多棵的樣子,大的直徑有兩三米,小的也有近一米。
這是一片原生態的至少上百年的銀杏樹林啊,現在樹上的葉子殘餘一些,零零落落地掛在上麵,而地上鋪著一層層厚厚的銀杏葉。
可惜,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份了,原本應該是一層金黃地毯般的地麵現在呈現出一片灰黃。
哇……這要是十月、十一月份到這裏,該死如何的美景?!
秦奮立刻掏出他的手機,哢哢對著銀杏林各種角度拍。
半個小時候,秦奮漫步在銀杏林當中,美好的感覺頓時少了許多。
林子中的味道並不好聞,應該是銀杏白果以及落葉腐爛導致。
不過,秦奮的心情很快又好轉。等到九月份銀杏白果成熟的時候,他就可以來采摘,這也是一筆收入啊。
九月采摘,十月十一月組織遊客來銀杏林遊玩,以飛來峰為大本營,周圍幾個島都有銀杏林這樣景致的話,湖島兩日、三日遊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這麼多銀杏樹,怎麼采摘的過來。
秦奮腦海裏忽然出現這樣一幅圖畫:他劃著船,而船上端坐十多個長臂猴跟著他一起過來采摘白果。
哈,這畫麵相當有趣啊。
穿過銀杏樹林,秦奮往高處登。
一個小時後,秦奮攀上一座山峰。
登高望遠,秦奮長呼一口氣,有一種心胸為之打開的感覺。
除了那大片銀杏樹林之外,這座湖島的植被狀況跟飛來峰差不多,半山腰也有大片的竹林,冬筍的產量有望超過預計的兩到三倍。如果再走另外兩個湖島,產量還要更上一層樓。
秦奮自問以他的勞動能力,一天的極限可能是四五百斤,五塊一斤還是太少了,怎麼也得漲點價,最好十塊。
守林平房的附近就有一大片竹林,那麼秦奮就需要把平房當作一個臨時據點。
神足通一催動就能一步到達,這樣就方便了。
站在山頂秦奮望著南邊的那座湖島,心裏生出一絲期待,不知道南邊的湖島又有什麼物產?
不急,先把壯觀的銀杏樹林的照片發到他的微信公眾號上去。
秦奮挑了一張好的,然後附上一句文字:能想象有多美嗎?
很快有人留言回複了:美啥啊,光禿禿的一片大樹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