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BC/HCB12.7mm大口徑機槍在前蘇聯被稱為岩石機槍,是由尼克金、沙科洛夫和伏爾科夫合作設計的,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裝備蘇軍。該槍可用作對地作戰的支援武器,對付2000m距離內的火力點、坦克及各種運輸車輛;也可用作對空作戰的高射武器,對付斜距離為1500m內的低空飛行目標。該槍除前蘇聯軍隊裝備外,還裝備於原華沙條約國家及前南斯拉夫等國家。
HCBC12.7mm大口徑機槍
(1)結構特點。
HCBC機槍結構簡單,質量小,動作可靠,是當今著名的大口徑機槍之一。
①該槍采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和槍機偏轉式閉鎖機構。整個自動機相聯在一起,可以整體取出,便於戰場擦拭。采用彈鏈供彈,彈鏈箱可裝50發彈。裝在步兵用6T7式槍架上,主要用於對付地麵目標,稱為HCBC機槍。
裝在高射槍架上稱為HCB12.7mm高射機槍,可360°旋轉。裝在坦克裝甲車上稱為坦克並列機槍。該槍槍管更換非常迅速,每射擊1000發後需更換槍管。采用連發射擊方式。HCB12.7mm大口徑機槍。
②瞄準裝置該槍對地麵目標射擊使用普通機械瞄準具和СПП晝用瞄準具,對空中目標射擊時使用10П81式準直光學瞄準鏡,也可配用10П80式瞄準鏡和1ПН52-1式夜視瞄準鏡。
③彈藥該槍發射前蘇聯12.7mm機槍彈,包括有穿甲彈、穿甲燃燒彈、穿甲燃燒曳光彈以及瞬爆彈。
(2)性能數據。
口徑:12.7mm
初速:845m/s
最大射程:6000m
表尺射程:2000m
有效射程:1500~2000m
理論射速:700~800發/min
戰鬥射速:80~10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偏轉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鏈
容彈量:50發
全槍長:1560mm
方向射界高低角為-8°
±24°~ 7°時高低角為 7°
±20°~ 10°時高低射界為8°~ 10°
火線高:310~410mm
全槍質量:25Kg
槍管質量:9Kg
槍架質量(6У6式):16Kg
供彈具質量:含50發彈的彈鏈箱11.1Kg,含50發彈的彈鏈7.7Kg
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和光學瞄準鏡
配用彈種:12.7×108,mm槍彈
HCB12.7mm大口徑機槍
(1)簡要介紹。
HCB12.7毫米機槍,又稱岩石12.7毫米機槍,是前蘇聯於1969年開始設計的一種大口徑機槍。70年代正式在蘇軍中列裝。
該槍采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其自動機結構比較新穎,槍機框、槍機、活塞平時鉸接在一起,槍機和槍機框形成平行四連杆機構。槍機上有兩個支耳環,分別套在槍機框的相應軸上,槍機可以繞其回轉。
該槍采用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閉鎖時,槍機和槍機框開始共同複進,槍機上部的閉鎖凸榫和閉鎖啟動凸榫分別被機匣上右側的兩個啟動斜麵作用向左偏移,使槍機閉鎖凸榫同機匣上的閉鎖凸榫相配合實現閉鎖。然後槍機框撞擊擊針,擊發槍彈底火。
擊發後,通過導氣孔的火藥燃氣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槍機框帶動槍機向後運動時迫使槍機向右偏移,閉鎖凸榫脫離機匣限製,實現開鎖。再者,拋殼機構為前方拋殼,比較獨特,可避免彈殼打傷、燙傷友鄰人員。
為該槍配備的6T7平射槍架由什傑潘諾夫和巴雷舍夫設計,裝在該槍架上的機槍稱為HCBC平射機槍,用於對付800米內的輕裝甲目標和1500米內的火力點和土木工事,以及2000米內的有生目標。6T7平射槍架是蘇聯第一批生產的沒有輪子大口徑機槍架。在野戰狀態下,兩名射手就可以搬走。這種槍架不能實施高射,也沒有高射瞄具。
為HCB式12.7毫米機槍研製的高射槍架稱6Y6.1970年4月,進行工廠試驗,1971年進行靶場試驗,1972年3月~4月部隊試驗,1973年開始列裝。6Y6高射槍架和機槍,加上70發彈的彈箱,總重92.5千克。該槍架有高射和平射兩種射擊狀態,配有準直式高射瞄準鏡和平射瞄準鏡;主要用於打擊1500米內的航速300米/秒的空中目標。為了方便高射,配有射手座椅,可由腳踏或手動擊發射擊。
(2)性能特點。
①全槍質量小,結構簡單。
②射速高,火力猛。
③動作可靠,勤務性好。
(3)主要改型。
該槍有三種類型:裝在坦克上的HCB式高射機槍;安裝在6T6式三角架上供步兵使用的HCBC式平射機槍,安裝在6y6槍架上的HCBC高射機槍。
(4)基本數據。
口徑:12.7毫米
初速:820~860米/秒
有效射程:反裝甲為1.5~2千米,壓製有生目標為800~500米。
表尺射程:2千米
理論射速:700~800發/分
戰鬥射速:80~100發/分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鏈
容彈量:50發
槍身長:1560毫米
槍身質量:25Kg
槍管質量:9.2Kg
槍架質量:(6y6)16Kg
(5)主要彈種。
BT-32穿甲燃燒彈、BT3-44穿甲燃燒曳光彈、MЛ3燃燒以及雙頭彈。
作戰運用:每個摩步連有一個機槍排,每個摩步師有108挺,BMЛ連有6挺,BTP連配有3挺。
(6)識別特征。
①配用直肩托,似PK機槍槍托反向安裝,中間空隙較大,為近似方形。
②導氣筒平行槍管安裝,與槍管結合處前方裝有提把。
③槍口消焰器為喇叭形,底部與槍管連接處有加強箍,粗於槍管。
在阿富汗的運用
在戰後蘇軍的裝備體係中,不能不對其大口徑機槍的裝備情況予以應有的關注。僅阿富汗戰爭就可以證明,對於步兵分隊和特種部隊來說,這種武器是不可替代的。而且這一點在今天仍很現實,因為“條呢”(俄文КОРД,音譯“科爾德”)新型大口徑機槍在俄羅斯陸軍分隊中的裝備數量少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