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教書先生(2 / 3)

“你說你最愛我的兩個酒窩,你說若你可證大道要娶我為妻,你說要我做大夏第一皇後。我笑靨如花,心中卻悲哀至極,生來命途卻又不由我,你我身份不同,隻能恨其無緣!那年走後,我以為可以與你相忘江湖,記憶中再也沒有你的桃花眸。”

“那一天,你龍袍加身,斬我一縷青絲,了卻情絲,與我恩斷義絕。我以為與你恩斷義絕,便能救你性命,我以為我與你割斷聯係,父親便再不會遷怒於你。”

“我以為,一切隻是我以為!若是這樣,當初我們何必又要相遇?!”

女子淚聲嘶啞,臉色慘白的她淚如奔流,那襲白衣早已被沙塵染得枯黃,她在廊中蹲下,嚎啕大哭,如同失去至親的孩子那般,無助,不知如何。

刹那,她捂住嘴唇,雙眼呆滯地望著張開的掌心,掌心處鮮血刺眼地猩紅。

身前,滿池盡是枯涸致死的荷蓮。

荷蓮,垂柳,依舊還在。

隻是,那個心中的人,再已不在了。

————————

清溪流淌的盡頭處有一桃花林,林中村莊錯落坐立。黃昏時分,沃野炊煙嫋嫋,或有人下田耕作,或有人騎牛開墾,或有人黃昏下休憩養生。村莊中各人怡然自樂,心情愉悅。

清溪將村莊與塵俗隔絕開來,桃花林中桃花綻開,隻是如此美景甚少有人知道。錯落坐立的村莊與世無爭,而清溪更是在九州極為偏僻之處,鮮有生氣,別說遊人旅客,便連動物足跡也少有許多。

桃花林村莊中孩童許多,各門各戶的孩童每當空閑時候,便一起在田野中追逐嬉鬧。而男人在田中耕作開墾,婦人在餘暉映照的溪邊縫補衣服,村內人們悠然自在,自得其樂。

村頭處有幾株殘枯老樹,枯藤環繞。而老樹旁有一座小房子,小房古舊卻又不破落,房子每日也有婦人將其擦得十分新亮。小房有一扇窗門,推開窗門,窗邊擺放著些許書籍,但許多都是殘缺頁章。

雖說村裏人自給自足,與世隔絕,但仍舊有許多村內之人要出門”見識闖蕩”,天下事江湖事也從這些外出而歸的人口中相傳開來。雖說村中人筆墨甚少,沒有太多學識道理,但遠見推算還算牽強湊合。他們都知道桃花林內雖落英繽紛,芳草鮮美,但桃花林外世界更是廣闊無垠,包羅萬象,所以他們都希望村中孩兒能出闖蕩一番,取得功名,衣錦還鄉。

村中人念舊,但卻不太守舊。雖然村裏文化不高,更多人更是目不識丁,隻能耕田種作,但出外闖蕩而歸的粗糙漢子都深諳一個道理,隻有認字讀書,才有機會改變命運。年輕人總得去外麵考取功名,賺取名利,成就一番事業。更有人希望村內出個大文豪才子,熟讀經文詩書,被王朝書院一眼相中,成就名聲,榮歸故裏。

世間什麼最是讓人豔羨?

是才子,是武者。學武講究天賦,講究時機年齡,更講究機遇。這窮鄉僻壤處又如何能遇見真神?對於武道,他們本就沒癡心妄想。但做不成那瀟灑佩劍的大俠,還不能做那熟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書生?所以,每次出外闖蕩遊曆做工,粗糙漢子總會花上幾錢銀子買上幾本書籍道理,帶回家來讓村中小孩看上幾眼。若有人能認得個別生字,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啊,能認字那就說明有做大官的天賦,那可是得好好培養,有朝一日衣錦還鄉,榮華富貴,村中同享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