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客組織方麵,美國國防部已成立信息戰“紅色小組”,這些組織在和平時期的演習中,扮作假想敵,攻擊自己的信息係統,以發現係統的結構隱患和操作弱點並及時修正。
同時也入侵別國的信息係統和網絡,甚至破壞對方的係統。另外,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還在研究用來破壞電子電路的微米/納米機器人、能嗜食矽集成電路芯片的微生物以及計算機係統信息泄漏偵測技術等。
基因武器
基因武器,也被稱作遺傳工程武器或DNA武器。它運用遺傳工程技術,用類似工程設計的辦法,按人們的需要重組基因,在一些致病細菌或病毒中“植入”能抵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來不會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而製造成生物武器。
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簡單多樣,可以用人工、飛機、導彈或火炮把經過遺傳工程發行過的細菌、細菌昆蟲和帶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它國的主要河流、城市或交通要道,讓病毒自然擴散、繁殖,使人、畜在短時間內患上一種無法治療的疾病,使其在無形戰場上靜悄悄地喪失戰鬥力。
由於這種武器不易發現且難以防治,一些科學家認為,它的現在破壞性遠遠超過核武器。
束能武器
這種武器能以陸基、車載、艦載和星載的方式發射,突出特點是射速快,能在瞬間燒穿數百公裏甚至數千公裏外的目標,尤其對精確製導高技術武器有直接的破壞作用,因此被認為是戰術防空、反裝甲、光電對抗乃至反戰略導彈、反衛星的多功能理想武器。
目前,這一嶄新機理的“束能技術”發展很快,X射線激光器、粒子束武器、高能微波式武器等已走出實驗室,準分子激光器、短波長化學激光器、等離子體炮、“材料束”武器等在加速研製中。
束能武器中,微波射頻武器被譽為“超級明星”,其強電磁幹擾能使敵方雷達、通信混亂,能破壞敵方電子設備中的電路,發射強熱效應可造成人體皮膚燒灼和眼白內障,甚至燒傷致死。
次聲波武器
這是一種能發射20赫茲以下低頻聲波即次聲波的大功率武器裝置。在空中,它能以每小時1200km的速度傳播,在水中能以每小時6000km的速度傳播,可穿透1.5m厚的混凝土。它雖然難聞其聲,卻能與人體生理係統產生共振而使人喪失功能。
目前研製的次聲波武器分神經型和內髒器官型兩種,前者能使人神經錯亂,癲狂不止;後者能使人體髒器發生共振,周身產生劇烈不適感,進而失去戰鬥力。
由於次聲波能穿透建築物和車輛,因而躲在工事和裝甲車裏的人員也那裏的一切有力量,在波黑戰爭中美軍就曾使用次聲發生器發射次聲波,幾秒鍾後使對方大批人員喪失了戰鬥力。次聲波武器已被列為未來戰爭的重要武器之一。
幻覺武器
幻覺武器是運用全息投影技術從空間站向雲端或戰場上的特定空間投射有關影像、標語、口號的一種激光裝置。可謂最直接的心理戰武器。它的作用是從心理上騷擾、恫嚇和瓦解敵軍,使之恐懼厭戰,繼而放棄武器逃離戰場。
據報道,美國在索馬裏就曾使用過這種幻覺武器進行了一次投影效應實驗,把受難耶穌的巨幅頭像投射到風沙迷漫的空中。另外還有動能、智能、超微型、閃電、地震、氣象等武器也正在研究中。
無人作戰平台
21世紀,隨著微機電、微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型無人作戰平台在軍事領域越來越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價值。目前,世界研究的微型無人作戰平台主要有兩大類:微型飛行器和微型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