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代理華中局書記的饒漱石上書毛澤東、劉少奇,指責陳毅"以檢討軍直工作為名召集20餘名部、科長會議來公開批評政治部、華中局及我個人"等等。
陳毅向中央負責人發電報報告了事情的經過,並著重檢討了自己隨便說話等錯誤和缺點。信的結尾寫道":漱石、漢年和我三人之間,思想業已打通,可保證繼續順暢為黨努力工作。"盡管如此,陳毅心中對於饒漱石的一些做法仍是不滿意的。
1944年3月,陳毅應毛澤東之邀,來延安籌備中共七大的召開。陳毅也曾想借此機會將滿腹委曲與毛澤東當麵談談。
沒想到,一見麵毛澤東就給他澆了冷水,對他說":如果你談三年遊擊戰爭的經驗,談華中抗戰的經驗,那很好,我可以召集一個會議,請你談三天三夜。至於與小饒的問題,我看還是不要提,一句話也不要提。關於這件事,華中曾經有個電報發到中央來。這電報在,如果你要看,我可以給你看,但是我看還是暫時不要看為好。"陳毅說":那我就不看,華中的事也就不談。"毛澤東說":我歡迎你這個態度。"雖然如此,開始時,陳毅心中仍有疙瘩,想不通。不過,很快他就投入撰寫《1938年至1943年的華中工作總結報告》中去了。在對敵鬥爭的回顧中,陳毅忘掉了自己私人的恩怨,精神振奮,思潮洶湧,對於抗日戰爭的前途充滿信心,心情也有所好轉,開始掛念華中的工作了。
毛澤東仔細觀察著陳毅的情緒變化與思想轉變。一天,他對陳毅說":經過一個多禮拜的考慮,我以為你的基本態度是好的。你現在可以給華中發一個電報,向他們作一個自我批評。我也同時發一個電報去講一講,這個問題就打一個結,你看如何?"陳毅誠懇地說":這樣好,我照辦。"3月15日,陳毅和毛澤東各發一份電報給華中局。陳毅在電報中作了誠懇的自我批評。
但是,饒漱石卻不肯就此罷休。他又致電毛澤東說":陳和我的爭論,既非屬於重大路線,也非簡單屬於工作關係性質,而是由於陳同誌在思想意識、組織觀念仍有個別毛病"等等。同時,他也給陳毅回複了一份電報。陳毅看了饒的複電,怒火中燒,立即提筆給毛澤東寫了封信。毛澤東回信開導他說":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點,增益其所不能,照顧大局,隻要不妨大的原則,多多原諒人家。忍耐最難,但作一個政治家,必須鍛煉忍耐。這點意見,請你考慮。"後來毛澤東又找陳毅麵談,勸他放下思想包袱,認真學習。
陳毅在延安參加了七大軍事報告的起草工作,學習了整風運動文件,思想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12月1日,他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說":近來與許多人談話,廣泛閱讀文件,似乎更感覺以前所見不免皮相,才知道處理許多問題。疏虞之處甚多,別人的批評反對,其中事出有因,查實無據者有之,而自己過與不及兩種毛病則所在多有,那種"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已"的自己條條做到的態度,實在要不得。"毛澤東對於陳毅的深刻覺悟,殊感興奮與愉快,立即回信給予熱情的鼓勵與希望。毛澤東在信中說":你的思想一通百通,無掛無礙,從此到處是坦途了。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沒有什麼行不通的。每一個根據地及他處,隻要有幾十個領導骨幹打通了這個關節,一切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整個黨在政治上現在是日漸成熟了,看各地電報就可以明了。"一年以後,陳毅回到華東,有人問及他對毛澤東的印象,這位在井岡山上就與毛澤東一同共事的戰友,心悅誠服地說:毛澤東進步太大了,我是望塵莫及。
毛澤東正是這樣,以其獨特的政治家的風度和寬廣的胸懷,受到了他的戰友們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緊緊地團結在毛澤東的周圍,在中國革命戰爭的各個戰場上並肩戰鬥,共同對敵。他們的思想聯係在一起,他們的智慧融會在一起,他們像燦爛的群星,在中國革命戰爭的長夜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他們共同迎來了新中國的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