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舊歲、迎新年。宮中賀歲的習俗較之民間更為隆重盛大且名目繁多。雖掛心著胤禩和他腹中的胎兒,恨不得時時刻刻伴在身旁,然而作為君王,胤禛仍是不得不分身去應付元旦堂子祭天與坤寧宮祀神那些紛繁複雜的事宜。
除夕這日,胤禛在養心殿沐浴更衣,行完“封筆儀”,算是暫且清閑下來,同胤禩窩在養心殿裏耳鬢廝#磨、抵足而眠。
直到晚上,兩人才施施然牽著手到坤寧宮中行那“接神之禮”。團圓夜,宮中高燒銀燭,上至太皇太後、下至王親妃嬪,眾人聚坐食飲,通夜不寐。
胤禛見胤禩隻用筷子翻#弄著麵前碗裏的年糕,一副無甚趣味的表情,不由柔聲關切問道:“怎麼了?可是累了?多少用一些罷,你身子不便,不必管那些規矩,累了便先回去睡吧。”
胤禩搖搖頭,說道:“先前睡了快一下午,倒是不覺得困,就是九弟他們不在,對著這些人坐著感覺有些無趣。”
胤禛也覺得有些乏味,倒是難得的不覺得胤禟他們“礙眼”了。胤禩勉強坐了一會兒,便先帶著杏兒等人回了翊坤宮去歇了一會兒。
沒多久,等胤禛赴奉先殿祭奠完祖先及神位,兩人又到慈寧宮,分別率群臣及命婦向皇太後烏拉那拉氏行禮。緊接著天明時分,胤禛禦駕太和殿受元旦大朝賀。再到辰時,大朝賀禮畢。胤禛回到內廷乾清宮受胤禩率家人賀禮,這才算了了朝賀一事。
然而賀典之後,胤禛又須照例於太和殿宴請諸臣及外藩使臣。幾乎忙了整夜,胤禩覺著有些不適,便回了翊坤宮歇息,胤禛著實心中掛念,卻不得留下不主持這大宴,任憑眼前旌旗招展、耳畔鍾鼓齊鳴,隻從未一刻覺得這些什麼宮廷舞蹈、雜技百戲比此時更加惹人心煩。
好容易挨到太和殿筵宴完畢,胤禛立刻轉頭去了翊坤宮。
此時,胤禩正等著他共進團圓飯,胤禛見他歇過之後精神好了許多,放下心來。反倒是胤禩,擔心他累了許久。
“吃完煮餑餑再陪我躺一會兒吧。”胤禛說道,夾起盤子裏最上麵的餃子,卻放到胤禩碗裏。
滿洲舊俗,過年吃素餑餑要把一枚銅錢暗放於其中,吃到此餃之人,預示終年順利,而皇帝吃餃子的時候,幸#運餃向來是放到最上麵的,這樣一下筷子,吃到的第一個就是幸#運餃。而胤禛如今唯一的心願,自然是希望胤禩能夠順利生產。
胤禩知他心意,夾起餑餑輕輕#咬下,剛把裏麵藏的銅錢吐到碗裏,卻猛然覺察到身下的異樣,不由便是一怔。
胤禛一連吃了好幾個餑餑,抬頭卻見他神色怪異,立刻問道:“怎麼了?”
胤禩低頭,複又呆愣愣的抬頭,圓睜的鳳眼裏有著一絲訝異和慌張,結結巴巴道:“我好像……好像是……要生了。”
胤禛亦是一呆,繼而立刻大喊道:“快,宣太醫!”說著便急著把人抱起來放到床上躺下。甫一伸手,才發覺他下#身的衣物早已被羊#水濕透。
一直便隨時待命的太醫和產婆嬤嬤很快趕來,胤禛被趕到外邊兒候著。明明才過了沒多久,卻總覺著好像已經等了一輩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覺著高興極了,又擔心極了。
早先胤礽的孩子出世,聽說他足足疼了一天一夜,喊得嗓子都啞了。胤禛不由想到這茬,當時還沒覺得,現在想想若是胤禩也疼個一天一夜才把孩子生下來,真的是心疼的要命。可偏偏此時隔著一道薄薄的門,卻愣是聽不到一點動靜。
隱約聞到一股血腥味兒,胤禛忍不住心跳了一跳,還未來得及多想,竟便聽到門裏傳來一陣嘹亮的哭聲。
胤禛睜大了眼睛,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這便……生了?!”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身邊的太監宮女瞬間跪了一圈,紛紛道喜。
又過了一會兒,方有嬤嬤抱了用錦被包裹好的孩子出來了:“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後娘娘已平安誕下皇子。”
胤禛看了眼孩子,伸了伸手似乎想接過來抱抱複又猶豫的放下,同時又忍不住往屋裏瞧:“皇後如何?朕什麼時候才能進去看看他?”
這時杏兒也出來了,福了福身方笑道:“皇上,您且寬心,主子平安無事,隻是現在屋裏血氣還太重,他怕您著急,特意讓奴婢先跟您說一聲。他還說您從昨兒個開始就沒怎麼好好歇過,讓您先去睡會兒。”
胤禛先是鬆了口氣,又急忙問道:“他現下精神如何,可還醒著?剛才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杏兒回道:“回皇上的話,主子他怕您擔心,一直隱忍,寧可咬帕子也不肯叫喊出來,幸好小皇子福澤深厚,生產非常順利。”
胤禛聽她這麼一說,又忍不住心急起來,擔心一向要強的胤禩刻意隱忍,萬一有個什麼不妥之處的也不跟旁人說,於是當下不管不顧把門一推就往屋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