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玻璃和大煉鋼鐵,需要條件太多,她沒法去實踐,但可以做肥皂!

就這樣,她想到了一本書,主人公就是化學高材生,靠著做肥皂發家的。

當然人家玩的段數比其他的男主高,做肥皂的過程中產生出了另外兩個東西,那就是蠟燭和甘油,其中甘油的價值最高!

那本書一路看下來一路叫她熱血沸騰,可以說始終在高潮中,所以男主的金手指都記下來了。

前幾天拿到了段利給的莊子文書,她就想到了把這三樣做出來,有了地方就要經營,而經營就需要錢。

藝術這種產業,在古代並不穩定,有錢人就那麼幾個,多數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窮苦人,你不能指望一個窮人去買你的藝術。

所以市場有限,遲早會飽和,而她需要更多的錢,靠畫畫就不行了。

先不說甘油,單是肥皂蠟燭就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日常生活少不了的。

古代雖然有皂莢、皂粉,可並沒有肥皂那麼好用,她敢說,隻要肥皂推出去,就一定迅速躥紅!

什麼最賺錢,壟斷產業最賺錢,現代是這樣,古代更是如此。

當肥皂賺了錢,那麼製造肥皂的流程會帶動一係列的附加產業,將會養活更多的人。

到那時候,凡是收益者都會給她增加聖母值,再加上標點符號所增加的聖母值,她相信,用不了幾年她的聖母值就可以攢夠,她就能回家啦!

這才是她的目的

隻是,她自己做不來,正如段利說的那樣,這會給她帶來危險。

擁有財富,卻沒有保護財富的能力,和找死沒什麼兩樣。

她不在乎這個東西帶來多大的收益,但她希望給更需要的人,而她也隻有兩個人選,既有能力擁有這份財富,也有能力保護這份財富,那就是段利和段玉。

首先,他們和她有著朋友的交情,交給他們其中一個,自己會收益,其次,他們背後有王府支撐,在大周,王爺的勢力僅次於皇上。

而她選擇段利沒有選擇段玉,那是因為段玉年紀太小,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做。

不過這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打動人心。

段玉不需要爭,端王府的一切就是他的。

段利,就是爭,榮王府的東西也不會屬於他半點。

給了段利就是雪中送炭,給了段玉則是錦上添花,怎麼選,一目了然。

這樣的功利想法叫張小花有些不舒服,可是就算再不舒服,她也要這麼做。

她要回家,她輸不起,她也賭不起。

“……我這是從一本書裏看到的,我覺得好玩,就自己試驗了,然後就想,這東西一旦賣的多,那麼製作這東西的材料需要量也會大,那就會養活更多人。可我是做不到的,我想你應該可以。”

張小花詳細地跟段利說了一遍,最後道。

“一會我教你怎麼做,你用心記下來,以後就是你的事了,我隻要一半的錢。還有,不要說是我想出來的,你說是你自己也好,隨便找個人說他也好,總之和我沒有關係,我隻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