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時要靠自己的,這句話趙氏並不知道,但她出來轉了一圈,還在京都,天子腳下這樣的地方轉的,認識了一些三姑六婆,潑辣小丫頭,也學到了靠人不如靠己的道理,學到了不是你累死累活的幹就會得到相應的好,所以並沒有像張小花想的那樣,整個一個牛馬形象。
清晨,趙氏起來,把自己屋裏的尿盆灰倒出去,給鍋添上水,燒熱刷鍋,再添水煮粥,還有兩個雞蛋。
這是這次回來買的,上次那些全被劉氏搜刮走了,劉氏也沒瞞她,罵著就說是她拿走的。
趙氏以為自己會生氣,結果沒想到一點都沒生氣,當時腦袋裏想的就是在京都酒樓做工的時候,一個和她差不多的婦人告訴她,你記住了,不管公婆咋說咋罵都不要生氣,也不要分辨,心裏就是罵祖宗,嘴巴也要甜,好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
她深以為然,在劉氏罵著說完,就笑嗬嗬地道。
“那就是孝敬你和爹的,什麼拿不拿的。我都忘了這事了,還是娘想的周到,要不然糟蹋了。”
反正東西已經拿走了,要是要不回來了,不如大大方方地讓出去,就算劉氏不領情,也不能再罵她了。
趙氏做的對,說完這句話,劉氏就沒法再罵了,也沒法再說趙氏是背著她吃獨食了。
說完了,趙氏更加遊刃有餘,接著道。
“這次回來,我買了點米麵,早晚餓的時候吃點,也好多幹點活,爹娘,錢給你們了,這些我就不給你們了。”
她也很擔心,這句話惹惱了劉氏,罵倒不怕了,怕的是把東西要去。
劉氏當然罵了,不過也就幾句就被張青山製止住,對她說,把債還了就行了,你們留著吃吧。
回了後院,她心還跳的厲害,等平複下來對接下來也更有信心了。
趙氏就像個剛步入職場的菜鳥,初來乍到備受欺負,再加上先天後天條件都不咋地,才一直處於被打,如今出去見識了一下,終於厚積薄發了。
粥好了,坐下來和張老大一邊喝粥一邊吃蛋,吃的慢條斯理,還對張老大道。
“你慢點,吃那麼快幹啥,人家京都的人說了,吃得快消化不好,容易作病。”
“行了,動不動就說京都人,你是京都人啊。”
“不是京都人咋地,好的就得學!告訴你,到時候你要因為吃飯病了,我可不伺候你!”
“老娘們家家的事就是多!快點吃吧,那邊還有人等著你呢。”張老大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放慢了速度。
這個有人等著是指小嬸子,趙氏知道卻沒接話,而是問道。
“包果園的那個主家還沒來嗎?”
“來了個管事,把工錢給了,還有一些伺候果樹的工具啥的,我得抓緊時間把果園澆一遍,再上上肥。”
“嗯,你上點心,人家信任咱,咱可不能糊弄人家。。”
“我知道,有他小叔,他趙大叔,幾天就好。”
趙氏道。
“其實,有他趙大叔幫忙,咱們也不用在這盯著,種完地出去做做工也行的。”
“行了,別說這事了!”張老大有些煩,三口兩口吃完了雞蛋,放下碗,“爹娘不會同意的!”起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