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社團(1 / 2)

永華大學體育學院室內籃球場,這是永華校隊的訓練場。中間兩個標準的籃球場一字排開,前後各有階梯式坐椅三排,左右各有四間屋子,分別是男女隊的會議室、休息室、更衣室和浴室。左邊的會議室和休息室已經改作籃球社的辦公室了。籃球社實際上就是校隊的基礎和後備軍,每年都給校隊補充新血。籃球社的主要負責人都是校隊的成員。

大清早,木風就陪著王雲彪一道,趕往籃球社參加新人考核,去給他加加油。順便看看學校裏的社團如何招收新人,再去看看武術協會的情況,因為武術協會就在籃球社旁邊不遠的一棟樓裏。

莫道天行早,還有早行人!

來到籃球社,那裏早早的就聚集起了二三十人,而後麵還陸陸續續有人趕來。

社團負責人看了看到場的四十多人,而後麵已經不再有人趕來,開始宣讀新人考核的要求:“各位同學早上好,歡迎大家報名參加籃球社,說明大家都籃球運動的支持者和愛好者!我們球社沒有入社考核這一說法,隻要你報名登記了,就是我們球社的一員了。說是考核,其實是讓大家相互之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也是讓球社對大家的技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我們籃球社的背後就是永華大學籃球校隊,你們都是精英,但是校隊隻能接收精英中精英!說是考核,那是因為校隊將從中挑選幾個成員。這一點,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本次考核分兩步進行,首先按報名順序組合,5:5半籃對抗,時間10分鍾,分兩個場地同時進行初選。然後就是初選出的人員組合,與我們原有成員全場對抗,時間也是10分鍾。一會兒大家盡量展示自己的實力,讓我們看到你有過硬的技術,或者你有很好的發展潛質。順便告訴大家一個消息,學校校隊主教練韓龍波老師一會兒就會趕來,親自為校隊挑選成員三人,希望大家好好表現!考核10分鍾後開始,大家先準備準備,按報名順序領取臨時號碼,然後把號碼貼在自己的球衣上。”

木風對於考核分半籃和全場對抗不很理解,王雲彪解釋說:“籃球運動是一個既重視個人技術,也重視團隊協作能力,體現集體智慧的一種運動。半籃對抗相對全場對抗來說,更能突出個人技術,而全場就能看出一個球員的綜合素質,所以球社用半籃對抗來選人,而校隊主教練卻用全場對抗來選人參加校隊。”

木風又問:“那為什麼不直接搞全場對抗挑選,而要先搞半籃對抗呢?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王雲彪說:“不能說是浪費時間,因為來參加球社的基本上都是新生,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相互之間並沒有在一起打個球,技術基礎有高有低,這就談不上相互配合,談不上團體協作。通過半籃對抗,挑選出一些技術基礎好的人,再組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多少實現一些團體配合和協作。”

木風思維很活躍,他隻是對籃球運動不了解,所以王雲彪簡單地點撥幾句,也就明白過來了:“我懂了,這就好比把實現團體協作看作攀登山巔,起點高的人總比起點低的人更容易到達山巔。”

很快,考核開始了,上場的人前胸和後背都貼上了號碼,一至五號是紅底白字,六至十號是黃底黑字,都很醒目。短短的10分鍾時間,大家都打得很賣力,對抗也很激烈。

王雲彪排在第三組,在10分鍾對抗中,王雲彪憑借自己過硬的技術、精準的投籃、強健的體魄、以及積極的拚搶意識贏得大家的熱烈掌聲,從而順利經過了初選。

一個小時過去,初選結束了,十個人中,除了王雲彪是醫學院,另外還有一個是商學院的,其餘八個都是體育學院的人。由於校隊主教練韓龍波老師還沒到,所以讓初選出來的幾個選手在一起練練,熟悉一下彼此的球路。而球社的老一批成員,也選了十個人出來,在一邊做起了準備活動,隻等韓主教練一到就分成兩組開始對抗,以搏韓主教練的青睞,順利進入校隊。因為選拔校隊並不是一定在新人中選,而是在新老對抗的二十個人中間選拔。

就在木風感到不耐煩的時候,韓主教練終於在“千年等一回”的感慨中到來。看著他滿頭大汗、氣喘籲籲,而且相當有誠意的道歉,加上“塞車”這麼充足的理由,取得大家諒解的同時,也搏得大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