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後記(1 / 1)

《未梓後記》

到要寫這篇後記,本書已完稿半年有餘。從2011年動手寫起到2015年寫完,斷斷續續寫了五個年頭,之間也因工作、結婚等一些外部因素中斷過寫作,但在我自己的內心從未想過放棄寫完這本書。

——我怎麼會想到去寫作?這不是一個疑問,更像是一種抒情式的自我認同。每一個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他要幹的事情(當然有一部分人卻一直都沒幹),有人要從高山上飛下來,有人一個人住在一個海島上,而我差不多也那麼幹了,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個藝術家,在這一點上我怨恨似的不妥協他人的看法,隻是現在比以前更狡猾了:你打我呀。就這樣我寫呀寫呀,追隨著自己的內心,抬頭望見星空,閉眼感受詩意……寫作不是一種職業,也不是一種生活方式,那它到底是什麼呢?好像也說不清是什麼,既如此,那我就沒必要糾結寫作為何層次,重要的是:我終就把這本書寫完了。

本書單從效益上講是失敗的,正如標題所示,這是一篇未出版書的後記。完稿後,投了十幾家出版社都石沉大海,連退稿信都未曾收得,實在是可憐。幾番折騰,也逐漸知趣,我等小小作者要想公費出書堪比登天。也想過自費出版,代理公司要價兩三萬不止,可恨的是書還得自尋銷路,如此說來我花一大筆錢買一堆紙放在家那不是被驢踢了腦袋麼。罷!我無奈地把目光投向之前一向看不起的網絡文學,試著投了兩個文學網網站,至今,除了自己點擊外,似乎無人側目。

縱使如此,對於花了這麼長時間和這麼多精力完成的這本書我也沒有感到後悔,半點沒有。我想,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情對自己是有意義的,人也應該幹一件自己一直想幹卻沒有幹的事情。我知道這一切都需要勇氣,哲學家維特根斯坦都說:天才的特質是勇氣。我不是天才,但我相信我有天才的勇氣。現在我已近而立之年,依現今標準還算年輕,今後的人生路還很漫長,而這種鍥而不舍的追夢精神為我命之擎柱。雖然我即使寫完這本書也沒給我帶來什麼好處,但這無疑是在我年輕的時候自己獻給自己最好的一份禮物,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願,可以說是死而無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