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望坡31(1 / 1)

(尾聲)

縣裏調來破冰船,清理了碼頭附近的冰麵,明澤島和大陸間又可以通航了。

蒙少暉站在海邊。他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怕水,心頭輕鬆了很多。因為他知道,母親並沒有拋棄他。

羅飛告訴了他很多事情:當年筏子太小,母親為了保全自己,抱著弟弟留在了險地,最終不幸遇難。留在他腦子裏的的確是母子分別的記憶,可那種分別是出於母親對自己的關愛。

島上發生的怪事也有了結果,那是金振宇為了掩蓋當年的醜聞,所以施展毒手,將知情人一一殺死。

他終於解開了糾纏自己多年的心結,這都得感謝把他帶上明澤島的羅飛。

“羅警官,你在想什麼?”見到對方一直愁容不展,似乎頗有心事,他終於忍不住開口詢問。

“哦,沒什麼。我隻是在想,你在離開之前,應該去亡靈塚前好好地祭拜一下。”

“那當然。那裏安息著我的母親,還有我的弟弟,他們都是為我而死的。”蒙少暉頗為感懷地說。不過他永遠也不會知道,那裏現在還躺著另外一個人,同樣也是為了他而死。

“你帶我去亡靈塚吧……讓我陪伴他的母親和弟弟,他如果知道,應該……應該會高興的。”這是葉梓菲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羅飛的眼角有些濕潤,他沒有去擦,隻是抬起臉,讓海風去把那淚痕吹幹。

“經過這些事情之後,希望你能明白,如果你愛的人離開了你,很可能她是有著迫不得已的原因。即使你以後再也見不到她,即使她已在另外一個世界,但她對你的愛,卻沒有減弱分毫。”

良久之後,羅飛用明亮的目光看著那年輕人,這樣說道。

(後記)

2004年9月1日,恐怖分子占領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並劫持了大批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作為人質。人質事件持續到3日,共造成331人死亡,其中186人是兒童。

遇難者讓人心痛,幸存的人也未必幸福。

事件進行過程中,經談判,恐怖分子同意釋放一批婦女兒童,但隻允許每個母親帶走一名孩子。

有一個母親偏巧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六歲吧,剛剛懂事,小的那個還隻是抱在手中的嬰兒。

不知是否經過痛苦的選擇,反正母親最後僅帶走那個嬰兒。

事件結束後,大女兒也活著回到了母親身邊,可她對母親的感覺已完全變化了。

我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鏡頭:女兒在家中院子裏蕩秋千,她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甚至自己還在喃喃地唱著歌。可她的母親來到她身邊,呼喚她名字的時候,她卻沒有任何反應,她的“兩眼毫無生機,像是籠罩著一層寒冰。”

這就是小說《鬼望坡》最初的創作出發點。

2006年3月5日第一稿於北京 周浩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