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瑞即克春陵,捷報於祝睿。祝睿大喜,命陳落領邵儀,皋巴,苗轍,封旻四將,前去春陵城主持防務軍事。
如何守住勝利的果實?
楚瑞想起了諸葛亮,七擒孟獲。七縱七擒,為的是攻心。要使春陵蠻族心服。
楚瑞便想了幾個主意,
第一,奉山鵑之失敗在於關押蠻族洞主,可見要搞好與蠻族之間的關係。好在,義藤妮是蠻族,又已經投靠了楚瑞,可以讓她作為橋梁與蠻族溝通。
楚瑞便封義藤妮為牙將,她手下原本便有數千蠻兵,楚瑞讓她征蠻兵入伍,作為團結蠻族的象征。
義藤妮得令,前去整頓本部族女兵,而後,自春陵城內招募蠻兵。
第二,諸葛亮治蜀最大的遺憾就是蜀中沒有人才。要不要重用蠻族洞主?這是一個問題。
楚瑞想,昔日與靖州弘昱作戰,弘昱部隊多有蠻族將領,烏朵似就是其中一個,漢人將領即使能力出眾,也會被埋沒。若是重用蠻族人,勢必減少漢人將領的鍛煉機會。
於是,楚瑞下令,讓被俘獲的洞主回去休養,不必像以往一樣,戰敗為奴。漢人與蠻人地位平等。
第三,蜀國最終為魏國所滅,主要是國土少,人口少,綜合國力比不上魏國。昔日勾踐臥薪嚐膽,大力發展越國人口,最終擊敗了吳國。
瓊國連年戰爭,人口銳減,而且春陵多是丘陵。良田很少。
楚瑞下令發展人口,一對夫婦隻生育一人,處罰。生育兩個孩子,不罰。生育多於兩個孩子,由衙門支付撫養費用,並有獎勵。
獎勵開墾農田,興修水利。隻有大麵積的農田才能養育那麼多人口。
第四,蜀國在諸葛亮治理下,雖然可以說使四川盆地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六出祁山,討伐魏國,卻把發展起來的成果都消耗了。
如今,楚瑞占據春陵,有兩個選擇,一,以戰養戰,繼續進攻瓊國首府城瓊港。這樣,會消耗自己,乃至靖州的實力。二,守住春陵城,據守關隘,不進攻瓊國其餘國土。這樣,不僅可以發展自己實力,還可以支援其他友軍。
很顯然,第二個方案比較切實際。
於是,楚瑞吩咐下去,罷兵休戰。並教隋應,譚忠,張稠,杜黑,分守四方關隘。
且說,祝睿派來陳落主持春陵城的防務。陳落帶著他手諭,來要接替楚瑞。
楚瑞對陳落道:“我部留在春陵助你守城。”
陳落道:“楚將軍用兵如神,吾不如也。祝國麼望你一鼓作氣,攻克瓊港城。春陵小城就交給在下。”
楚瑞沉默良久,道:“且先不提進攻瓊港,春陵剛剛攻下,吾部還須休整。”
陳落自然不反對。他並不知道,其實楚瑞心裏不想出兵。
而後,楚瑞給祝睿寫了書信,一方麵,已將生擒女將奉山鵑送到成化,過問一下處置結果,另一方麵陳述春陵的發展計劃。
祝睿看過楚瑞來信,看了一遍,又看了第二遍,一連看了幾遍。一邊的虞韶看見祝睿這般情狀,好奇的過問道:“何人來信,讓祝國公這般細讀。”祝睿放下書信,喝了口茶,而後歎道:“楚瑞有心,欲固守春陵,陳述發展之細要,他可知,千年來,春陵蠻族一直不服漢人,曆史上還沒有漢族軍隊占據春陵城,並守住的。吾早有放棄春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