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柳暗花明(5)(1 / 3)

斯大林對這份報告非常感興趣,立刻召開秘密會議進行討論。在這些出席討論會的人員中,有瓦西裏·斯大林,約瑟夫·斯大林的兒子;有維亞契斯拉夫·莫洛托夫,斯大林手下的一位蘇聯共產黨的實權人物;有拉夫倫蒂·貝利亞,蘇聯秘密警察首腦;還有幾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

在討論中,斯大林知道了,歐根·桑格和艾琳·布雷特這兩位德國傑出的科技專家對“火箭轟炸機”構想已經研究好多年了。他們構想:開發一種130萬磅推力的動力火箭,推動一個長92英尺、重220,000磅的轟炸機從一個動力驅動的“滑橇”上發射出去。

這個“滑橇”將會推動這種轟炸機以每小時1,000英裏的速度向太空飛去,然後,它自身的200,000磅推力的液態氧火箭發動機可以把它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時13,700英裏,高度也可以升到海拔160英裏以外。

如果這種由人來操縱的火箭轟炸機真正造出來的話,它在大氣層的頂部上空(那裏還從未去過人)飛行就像一個石頭掠過池塘一樣那麼快。它能夠承載6噸重的炸彈飛到紐約或華盛頓,足以造成難以想像的損失和傷亡。

桑格和布雷特已經計算過了,從德國起飛再返回德國著陸,整個航程隻需要80分鍾。

後來,斯大林得知,這個充滿奇思妙想的計劃最後被確定下來時已經太遲了,以至於根本無助於希特勒改變戰爭結局。桑格一布雷特的報告被複製了100份,並標上最高機密字樣,散發到了80個軍政要人手裏。這份報告讀起來就像是一份德國火箭和飛機設計的科學家名人錄。但是,在處於圍困中的第三帝國裏,敵方軍隊已經從三麵緊逼過來了,接到這份報告的那些要人們很少甚至根本沒有一個人有時間和興趣去費力地閱讀這一共有409頁的技術細節報告。

現在,在莫斯科的克裏姆林宮裏,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桑格一布雷特報告的大體內容。約瑟夫·斯大林對這個飛機所具有的潛力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它能夠轟炸幾千英裏以外的目標,而且速度之快,以至於我們根本看不到它,更不用說它會被擊落或受到其他方麵的阻礙。

斯大林想知道歐根·桑格現在的行蹤,但秘密警察首腦貝利亞不得不坦白地承認,他不知道。

“得有人去找桑格,然後把他帶到莫斯科”,斯大林命令道。緊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無論是他自願,還是采用強製的方式。”

約瑟夫·斯大林的兒子,24歲的瓦西裏·斯大林,既是出於自願也是接受指派,作為獵尋桑格的先鋒。年輕的瓦西裏·斯大林本是蘇聯的一名空軍飛行員,他這次隱姓埋名直飛柏林,首先拜會了柏林蘇占區的司令官I·A·謝羅夫將軍。

謝羅夫把他的技術參謀謝羅傑·托卡耶夫叫來,命令他與瓦西裏·斯大林一起去尋找桑格的下落。據說,桑格很可能在西歐的某個地方。這位將軍強調,如果桑格拒絕來,就把他綁來。“記住”,他還補充道:“(約瑟夫)斯大林同誌把希望就寄托在你們身上了。”

托卡耶夫中校和這位小斯大林並不是兩個恰當的人選。他們花了幾個星期尋找桑格的下落,先在柏林,然後到巴黎。令人吃驚的報告不斷地反饋到柏林的謝羅夫將軍那裏:這兩個調查員正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德國、法國的夜總會裏,與不三不四的女人在一些烏七八糟的下等娛樂場所裏鬼混,根本就沒有全心全意地尋找桑格的下落。

最後,瓦西裏·斯大林和托卡耶夫回來向謝羅夫報告,他們執行的任務沒有成功。他們推斷,這個似乎難以捉摸的“目標”很可能已經死了。

他們的失敗是一件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其實,桑格和數學家布雷特在最近的幾個月裏剛剛結婚,並且非常公開、絕無保密地使用真名實姓在活動著。

後來,美國嚴密搜尋第三帝國的科學家的時候,也開始在尋找桑格,但他們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了他。不斷地訊問之後,這位科學家非常合作,最後甚至把火箭轟炸機報告的副本也給了美國軍官。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當美國科學家發明有足夠推力的巨型火箭登上月球的時候,桑格的報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