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齊老師的小貨車(2 / 3)

一架鐵床是一片的老教師淘汰的。木衣櫃也是別人不要的沒有門的櫃子,她釘了布簾子繼續用。

床上的東西還是讀書時學校發的床褥,甚至枕頭,都被洗得發白褪色。

這樣拮據又節儉的日子,從她記事起就是這麼過的。

齊漾很愛整潔。屋子裏家具都很舊,卻擦得很幹淨。床鋪整齊舒服,衣櫃疊放工整,老條桌上的書本擺放規範。水磨石地板白點清晰可見,窗戶明亮幹淨,廚房瓷磚很亮,廁所雖然老舊,她也刷得雪白雪白,這間宿舍是她的第一個“家”,她一直很珍惜。突然要離開這麼熟悉的家,她萬般不舍得。

不過,一切應該向上,去追尋更廣闊的天地才行。

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去縣級辦事。

車站的風光不算明亮,西北的冬天,六點半的天空依然漆黑一片。齊漾終於等到了首班車,坐在車上跟著班車師傅到處去接乘客。

在中午前,終於趕到了縣城。

啃著兩塊錢的饅頭,保溫杯的熱水把幹燥的饅頭壓進胃裏。

齊漾在人社局大廳等了一個多小時。午休過後,工作人員熱情的給她辦理了編製調動的文件通知。她又匆匆去往教育局。

等忙完一切手續,天已經黑漆漆的。此時回八裏台場鎮的末班車早就走了,她得在城裏住一晚。

去哪兒住呢?回福利院去看看院長奶奶吧。

齊漾提著水果和糖果餅幹敲開了福利院的大門。

院長奶奶已經退休了,放心不下這些孩子,又以義工的身份回來幫忙。平時福利院裏,都是義工來帶這些孩子,義工離開後,就是院長奶奶守著這些被遺棄的孤兒們熬過一個個長夜。

院長奶奶很高興她回來,收下了水果,用水果刀把蘋果切成很多塊兒,每個小孩兒都能拿到一塊兒。糖果和餅幹也一人一塊,不爭不搶,所有孩子靜靜的坐在大宿舍裏,圍在院長奶奶身邊,聽院長奶奶和齊漾說話。

齊漾說要調到城裏教書,以後就可以經常回來看大家。

院長奶奶說:“你到了城裏,可得想法子幫幫這些孩子,你們教師好心人多,讓大家捐捐款給這個孩子治一治病吧。”

齊漾看著坐在院長奶奶身邊一臉蒼白的孩子,她是個兔唇女孩。捧著蘋果的手,是六指。與此同時,她的腳踝是歪著的。

孤兒院的女孩兒比男孩兒多。被丟到孤兒院的男孩兒,幾乎都是身有重病或殘疾的。

健康的女孩兒被丟掉的也很多,很多女孩兒幸運,政府會幫著找到好的收養家庭。那些殘疾或者帶病的孩子,就隻能等著好心人捐款做手術,一直沒人認養大有人在。

齊漾也是唇齶裂女孩兒,一直沒有人認養。直到十六歲,她終於攢夠了手術費,加上政府的天使基金會捐款,順利做了唇齶裂修複手術。

唇齶裂手術越早做恢複得越好。齊漾是一級唇齶裂,十六歲才修複也看不出什麼痕跡。

坐在院長奶奶身邊的這個女孩兒,卻是三級唇齶裂。

“她幾歲了?”齊漾問。

院長奶奶說:“四歲了。還不會說話呢。”

齊漾很心疼。

“奶奶,我馬上聯係學校,看看大家能不能捐款給她做手術。”

齊漾走時,院長奶奶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好好工作,報效國家,回饋社會。

齊漾笑眯眯的應了。

她一個人走在燈火闌珊的街上,還沒有想好去哪裏住一夜。酒店不行,太貴了。

去普通賓館吧。

最終她站定在取款機前。

捐款。

捐款是政府才能發動的行為,她一介小老師,如何敢貿然去讓別人捐款呢?

她走近提款機,把工資卡小心翼翼插進去。工作六年,除了第一年第二年工資低,後麵國家政策出台,給教師漲了工資。這六年時間,她存了十六萬。

那個女孩兒至少需要五萬塊手術費。

齊漾狠狠心,取出了五萬塊裝進包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