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行動進行時(1 / 2)

第十二章行動進行時

此時已經接近中午,在越南的一處叢林裏,有一個小型的軍事基地,基地四周開發出一個約一公裏直徑圓形空地,在空地邊緣著有一層2米高的鐵絲網,應該是防止小型動物混亂的。

此時在鐵絲網下麵的不遠處,有4個身穿迷彩服的人趴在一處草叢裏隱藏著。

這還是各人就是冰浩一路的。看著眼前的情況,冰浩說道。“我們先補充體力,一個小時後開始潛入。”

“明白,”“收到”,小隊頻道依次傳來另外六名小隊的身影。

話說,之所以會這樣,終其原因,還是因為冰浩的王八之氣感染了他們。

呸,當然不是!主要是這次冰浩的表現,讓金剛也很敬佩。

公司的戰鬥小隊,由於時代的改變,任務的改變,小隊的形式也慢慢的變化。直至到目前為止,公司除了最核心的5大戰將和“老板”做帶領的六隻小隊還保留這組建初期所規定的軍事化管理,其餘所有的小隊,都采用分而治之,各自為政,除非發生緊急狀況,平時各個小隊都是互相獨立的,同樣,這就產生了競爭,當然,這種競爭隻是在任務上的競爭,畢竟公司明令禁止互相鬥毆,不管是什麼情況,當然了,除非你是公司的執法部隊的。

這就導致了,小隊的結構會多樣化,這些多樣化的結構,經過各種任務的篩選,真正能夠保留下來的,不說各個都是精品,但也擁有生存下來的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經過這些年的實驗,最終的出了一些大概的結論。

在一個小隊中,需要兩部分組成,力的一部分,和智的一部分,兩部分缺一不可,這兩部分就像一個水桶,總體實力由最小的決定,但同樣,這兩個部分又可以互相的促進,當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突破一切障礙,當然,這也有個極限,而這個極限也是有力的極限決定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公司的“老板”,同樣,如果智達到一定的程度時,也可以突破任何障礙,因為力代表獨立性,僅僅隻是少數人擁有,而智代表普適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在所有人的價值。

比如,眾所周知的愛因斯坦,就是智的代表,他的一片論文和學說,直接導致了這個社會的整體發展和進步,這種情況,就算是公司“老板”也辦不到!

在冰浩沒來之前,疾風小隊的智都是由心靈和金剛負責,當然,嚴格來說,他們兩個人都是不合格的,畢竟作為一個智者,還是需要有一些基礎的,比如思維方式,邏輯判斷,和腦容量。至於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些都是次要的。

話說在出發之前,冰浩也問道了自己的一些事情。

每個進入公司的人,都是有一些特別的,這些與眾不同的地方,能夠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改造和刺激。

而冰浩的特點,便是,他擁有比常人高出一倍的腦容量。

用公司的數據化來描述,人的大腦,擁有開發度,和腦容量兩個指標,而這兩個指標,隻要其中一個超過一定數值

就可以進入公司。

比如,普通人,大腦開發度是10%,公司要求的最低標準是12%。而腦容量,則可以形象的比喻成內存,把普通人平均腦容量記為1,冰浩的腦容量是2,而公司的最低標準是1.9。話說,當時的兩個小姑娘之所以認為比好通不過,就是因為冰浩當時的數值1.85,剛好被砍死了,然後和走廊裏的兩個凶橫惡煞的兩個人拚狠勁,腦袋一白,然後,突破了。

這件事,SH分公司的陳哥是知道的,所以才有了上車的時候和顏悅色。

要知道,那個所謂的陳哥,在公司裏也是一個狠角色!

所以,因為種種原因,任務開始的時候,大家雖然不是很認同,但當冰浩發表了他的一係列看法後,其餘的人也就認同了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