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州最大的沙漠,還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沙漠,麵積約達155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在150~300米之間。沙漠多是沙丘與鹽沼,植被很少。因為地球的自轉,這些地帶長期被大氣環流的下沉氣流所籠罩,氣流下沉會將成雨過程破壞掉,所以這裏的幹旱氣候,就形成了,也造就了茫茫的大漠。
沙漠的成因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占有大陸的國家,雖然四麵環海,但是氣候卻非常幹燥,荒漠、半荒漠麵積達340萬平方千米,約占總麵積的44%,因而也成為各大洲中幹旱麵積比例最大的一洲,造就了大量的沙漠。
之所以有這樣的氣候特征,主要原因有4個。
首先,南回歸線橫貫澳大利亞大陸中部,致使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的控製, 而澳大利亞大陸輪廓又較完整,無大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這也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製的麵積,導致氣流下沉,不易降水,因而土壤逐漸沙漠化。
其次,澳大利亞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嶺緊臨東部太平洋沿岸,這就縮小了東南信風與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範圍,多雨區僅僅局限在東部的太平洋沿岸,廣大內陸與西部地區的降水稀少,土壤沙化的程度較嚴重。
此外,在廣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因為地勢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而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西澳大利亞寒流又從此處經過,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所以,澳大利亞沙漠的麵積就非常廣大,而且還一直延伸到了西海岸。
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
澳大利亞艾爾斯巨石,還叫烏盧魯巨石,在澳大利亞中北部艾麗斯斯普林斯西南方約340公裏的地方,高達348米,長約3000米,周長約8500米,東部高寬,西部低狹,在世界的整體岩石,它是最大的。它有著雄峻的氣勢,就像是超越時空的紀念碑,突立在茫茫沙漠之中,直刺天空,雄偉壯觀,神秘莫測。
關於艾爾斯巨石的得名,要追溯到1873年,一位名叫克裏斯蒂·高斯的歐洲地質測量員到此勘探,無意中發現這個奇跡。因他是從南澳洲來的,所以就吧這座山命名為當時南澳洲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
令人驚訝的是,艾爾斯石就像是一個愛美的模特,伴隨早晚以及天氣的改變而變化不同演的衣服。太陽從沙漠裏升起的時候,巨石身著鮮豔奪目的淺紅色盛裝;中午,又換上了橙色的外套;夕陽西下之時,就穿得姹紫嫣紅,蔚藍的天空之下,就像是熊熊燃燒的火焰;夜幕降臨,黃褐色的夜禮服中的巨石顯得風姿綽約。若是下起大雨,巨石還會變成黑色,仿佛在向人們顯示它的神秘與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