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韓國研製發展主戰坦克起步較晚,與德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但曾幾何時,韓國的K1係列主戰坦克卻一躍進入世界主戰坦克十佳排行榜:1997年,名列第七;1998年,名列第八;1999年,K1改進型K1A1坦克名列第七;2000年,K1A1坦克名列第十;2001年和2002年,K1A1坦克回升到第七。
韓國的K1主戰坦克何以能在較短時間內爭雄天下?由於韓國在研製初期保密,眾人一度知之甚少。直到K1係列主戰坦克傲立世界坦克之林,才引起各國的關注和研究。“眾裏尋它千百度”。現就了解掌握的有關情況,向讀者介紹韓國的K1係列主戰坦克。
發展
揭開神秘的麵紗
追溯韓國研製發展國產坦克,不能不提到韓國軍隊曾經慘敗的教訓。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中,開始韓國軍隊沒有一輛坦克,朝鮮依靠T-34/85坦克做先鋒,一舉席卷了首都漢城。
後來,從日本迅速運來了美製M4“謝爾曼”坦克,但其性能卻遜色於蘇製T-34坦克。直到美軍提供了威力強大的反坦克火箭筒和M26“潘興”坦克,韓軍才消除了對T-34坦克的恐懼感。
在慘痛的教訓麵前,韓國陸軍深刻認識到,坦克質量的缺陷不僅會在作戰中造成失利,而且會嚴重影響軍隊的士氣。朝鮮戰爭後,韓國陸軍坦克一直依靠美國提供,但這些坦克都是美軍剩餘的M47、M48坦克,與朝鮮強大的裝甲部隊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實力懸殊。
20世紀50~60年代,韓國沒有研製坦克的經濟和技術能力。到70年代中後期,在美國和日本的大力支援下,韓國經濟迅速發展,才決定研製坦克。由於坦克是複雜的機械化武器裝備,這對於毫無研製經驗的韓國工業界而言談何容易,他們根本不具備從零部件設計到整車製造的經驗和條件。
為此,韓國決定求助於擁有豐富坦克研製經驗的美國坦克製造商。1979年,韓國向美國企業界提出了幫助韓國發展坦克的提議。美國有數家公司響應,表示願意提供協助和技術支持。
1980年,韓國選定克萊斯勒公司的子公司克萊斯勒防務公司。該公司技術實力雄厚,曾研製出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坦克之一的M1坦克。從此,韓國與該公司開始了新型主戰坦克的合作研製,基本戰術要求和設備的選定由韓國方麵進行,克萊斯勒防務公司負責設計定型。美國人將這種坦克稱之為為XK-1或ROKIT(韓國國產坦克英文縮寫)坦克。
1982年,克萊斯勒防務公司並入了美國通用動力公司,並被改組為通用動力公司的地麵係統分公司。這種合並、改組的事在美國稀鬆平常,所以並沒有給XK-1坦克的研製造成影響。
1983年,生產出第一輛XK1樣車,稱為“機動性底盤實驗車”,用於行駛試驗。該車的車體符合測試要求,由於炮塔的設計還不完善,因此在試驗中隻起配重作用。1983年11月,該車在馬裏蘭州阿伯丁的美軍坦克試驗場進行了機動性、耐久性、可靠性等各種試驗。
1983年12月,生產出第二輛XK1樣車,稱為“火控底盤實驗車”。不言而喻,該車是用於火控實驗的。1984年2月,在阿伯丁坦克試驗場進行了火控實驗。
1984年,XK1樣車經過試驗基本定型後,在韓國昌原的現代車輛廠正式生產。首批生產型車於1985年出廠,隨後裝備韓國陸軍。XK1坦克就是後來的K1坦克。
K1坦克1987年9月正式命名為88式坦克,此時已經裝備了好幾個坦克營。第一批210輛生產型坦克於1987年中期完成,第二批共生產了325輛。目前,共生產了大約1000輛。這些坦克,成為韓國軍隊的主戰坦克。
K1坦克為什麼在1987年被命名為88式坦克?這是政府出於政治上的考慮,為了達到宣傳效果。1988年,對韓國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第2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漢城舉辦。
韓國把舉辦奧運會作為加入世界發達國家的一個跳板。在他們看來,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相互較量的最佳場所,是對一個民族精神和素質優劣的公正仲裁。
他們像迎接盛大節日一樣迎接這場體育盛事,響亮地提出“88年精神”,以此激勵舉國上下發奮圖強,在世人麵前展示韓國的形象。正如當時的全鬥煥總統在K1坦克命名典禮時所說:88式坦克的名字,表明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韓國人民也要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堅強決心。
因此,“88”不是表示定型的年度,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是韓國經濟快速發展、舉辦奧運會、步入世界一流兵器工業國行列的宣言。所以,這種坦克沒有直接命名為“K1”,而是命名為“88式坦克”。
現在,88式坦克的名稱已不再使用;隻是在談到K1係列主戰坦克的發展經過時,人們才會提到它。
微縮版的M1坦克
K1主戰坦克是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負責設計定型的,其車體、炮塔外形上采取的低平、多平麵的棱角組合,與美國的M1坦克的外形結構十分相似,所以,K1坦克經常被認為是M1坦克的仿製車型,曾有人將K1主戰坦克描述為M1坦克的“嬰兒”坦克。
由於二者相似,以至美國《陸軍》雜誌1993年第10期,曾在登載美駐韓第2步兵師M1坦克的地方,誤用了韓國陸軍K1坦克的照片。
K1坦克采用常規結構布局,駕駛艙在前,戰鬥艙居中,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後部。駕駛員位於車體內左側,有1扇艙蓋,艙蓋用樞軸固定在左側,可向上開啟。上麵有三具一體式晝用潛望鏡,中間一具可用被動式夜間駕駛潛望鏡替換。
車長配有一具法國測試儀器製造公司的獨立式雙向穩定周視瞄準鏡(放大倍數為3倍和10倍)、一具周視潛望鏡和一扇可向後開啟的艙蓋。瞄準鏡由三星電子有限公司根據SFTM公司的特許在韓國生產。
炮長配有雙向穩定的晝/夜瞄準鏡,采用激光測距儀和與M1A1坦克安裝的相似的熱成像係統,放大倍數為1倍和10倍(晝用)及3倍和10倍(夜用)。炮長還備有一具鉸接式輔助瞄準鏡,由科爾摩根公司光電分部和光機有限公司提供,其放大倍率為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