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廣安門外30裏的永定河上。 永定河原名“盧溝”,又名桑幹河,為古漯水的一支。源出山西省寧武縣的管涔山,至北京西郊東北角,流經蘆師山之西。盧溝之名始自唐代。因其水混濁,又稱作小黃河。其河水經常泛濫,河道遷徒不定,故又稱無定河。清康熙27年疏浚後改名永定河,盧溝之名遂廢。 盧溝橋始建於金代大定29年(1189年),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連拱石橋。初名廣利橋,後因永定河在清康熙37年(1698年)以前叫盧溝河,故改稱盧溝橋。此橋始建於金世宗大定29年(1189年),落成於金章宗明昌33年(1192年)。800多年來,後世雖數度廢興,然其雄風浩氣一仍其舊。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此遊覽後,驚奇萬分,盛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國外稱其為“馬可。波羅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