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的我在州監獄任職,母親毛遂自薦到監獄去教授寫作。我記得隻要她一到,囚犯們便圍著她,專心地聆聽她講的每一個字,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在她不能再去監獄後,她仍與囚犯們通信。
有一天,她交給我一封信,叫我寄給一個姓韋蒙的囚犯。我問她信可不可以看時,她同意了,但她完全沒想到這封信會給我帶來多大的啟示。信是這麼寫的:
親愛的韋蒙:
自從接到你的來信後,我便時常想到你。你提起關在監獄裏是多麼難受,我深為同情。可是你說我不能想象坐牢的滋味,那我覺得非要說你錯了不可。
監獄是有許多種的,韋蒙。
我31歲時有天醒來,人完全癱瘓了。想到自己被囚在軀體之內,再也不能在草地上跑或跳舞或抱我的孩子時,我便傷心極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躺在那裏,問自己過這種生活究竟值不值得。我所重視的所有東西,似乎都已失去了。
可是,後來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仍有選擇的自由。比如,我看見我的孩子時應該笑還是哭?我應該咒罵上帝還是請他加強我的信心?換句話說,我應該怎樣運用仍然屬於我的自由意誌?
我決定盡可能充實地生活,設法超越我身體上的缺陷,擴展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我可以選擇為孩子做個好榜樣,也可以在感情上和肉體上枯萎死亡。
自由有很多種,韋蒙。我們失去一種,就要尋找另一種。
你可以看著鐵欄,也可以穿過鐵欄往外看。你可以成為年輕囚友的做人榜樣,也可以和搗亂分子混在一起。
就某種程度上說,韋蒙,我們的命運相同。
看完信後,我已經淚眼模糊。然而,我這時才能把母親看得更加清楚。我再度感覺到一個女兒對她無所不能的母親的崇敬。
作文技巧
轉換表述方式,點出文章主題
在文章的結尾處,作者別出心裁地插入了母親的一封信,讓母親通過自我表述的方式道破她對人生、對困境的領悟,點明主題。
智慧心語
這篇文章中的母親說得真好——“我忽然想到我仍有選擇的自由”,其實這樣的自由每個人都有,但有時我們卻被麵前的困境或傷心自憐的情緒給蒙蔽了。試著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麵對困難,會讓我們更有力量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