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像水一樣流淌(1 / 1)

人有的時候應該像水一樣前進——如果前麵是座山,就繞過去;如果前麵是張網,就滲過去;如果前麵是道閘門,就停下來,等待時機。

從小,他就有從大學中文係到職業作家的絢麗規劃。然而,命運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1955年,他的哥哥要考師範了,但是,父親靠賣樹的微薄收入根本無法供兄弟倆一起讀書,父親隻好讓年幼的他先休學一年,讓哥哥考上師範後他再去讀書。看著一向堅強、不向子女哭窮的父親如此說,他立刻決定休學一年。不過,就是這停滯的一年,讓他和哥哥的命運,從此天上地下。

1962年,他20歲時高中畢業。“大躍進”造成的饑荒和經濟嚴重困難迫使高等學校大大減少了招生名額。1961年,他就讀的這個學校有50%的學生考取了大學。然而僅一年之隔,同一學校考上大學的人數卻成了個位數,他也落榜了。

高考結束後,他經曆了青春歲月中最痛苦的兩個月,幾十個日夜的惶恐緊張等來的卻是一個不被錄取的通知書,所有的理想、前途和未來在瞬間崩塌。他隻盯著頭頂的那一小塊天空,空中飄來一片烏雲,他的世界便黯淡了。他不知所措,六神無主,記不清多少個深夜,從用爛木頭搭成的床上驚叫著跌到床下。

沉默寡言的父親開始擔心兒子:“考不上大學,再弄個精神病怎麼辦?”於是就問他:“你知道水是怎麼流出大山的嗎?”他茫然地搖搖頭。父親緩緩說道:“水遇到大山,碰撞一次後,不能把它衝垮,不能越過它,就學會轉彎,繞道而行,借勢取徑。記住,困難的旁邊就是出路,是機遇,是希望!”

父親又說:“即便遇見了深潭,即便暫時遇到了困境,隻要我們不忘流淌,不斷積蓄活水,不斷向前奔流,就一定能夠找到出口,柳暗花明。”

一語驚醒夢中人。

1962年,他在西安郊區毛西公社的村小學任教;1964年,他在西安郊區毛西公社農業中學任教。後來,又曆任文化館副館長、館長。1982年,他終於“流”出大山,進入陝西省作家協會工作。1992年,正是這40年農村生活的積累,使他寫出了大氣磅礴、頗具史詩風格的《白鹿原》。

他就是著名作家陳忠實。

後來有人問他:“怎樣麵對困難與挫折?”老先生總是淡淡地說:“像水一樣流淌。”

作文技巧

用結尾點明文章主旨

文章講述了一個如何擺脫逆境,走向成功的故事,結尾處用一句含蓄雋永的話——“像水一樣流淌”點明文章主旨,更加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智慧心語

像水一樣流淌,這是歲月積澱的智慧。遇見困難,努力了,無法消滅它,不如像流水一樣,在大山旁邊尋找低處突圍,依山而行,借勢取徑。隻要我們不忘努力,不斷奔突,也一樣能夠走出困境,到達遠方,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