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書》也稱《兵策》、《吳孫子》、《孫子十三篇》,全書六千字左右。《孫子兵書》最先是在中原廣為流傳。據韓非子《五蠹》篇記載,戰國時,幾乎所有的藏書者家裏都收藏有孫子和吳起的著作。事實上,在《戰國策》、《尉繚子》、《呂氏春秋》、《荀子》、《淮南子》等書裏,都多處引用了《孫子兵書》裏麵的話。三國時的諸葛亮,曾盛讚孫子的高超計謀,他說:“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可見,他把曹操的用兵策略歸結於孫子和吳起的軍事思想。曹操本人在為《孫子兵書》作注時,也有不同凡響的見解。他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在他看來,孫子的許多謀略已深入到軍事行動的精髓裏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與他的名將李靖問對時也對《孫子兵書》讚不絕口,他認為所有的兵書著作,都沒有能超過《孫子兵書》的,他尤其對孫子特有的觀察問題的方法及權衡利弊的能力極為讚譽。
明代武官兼學者茅無儀更是把《孫子兵書》看作是中國武經之綱。他說:“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這句話清楚點明了《孫子兵書》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它既包括了前人的優秀成果,也是後代軍事理論發展的基石,簡練而準確地說明了這部兵書在兵學史上的地位。
從國外看,《孫子兵書》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曆史學家莫裏斯·馬特洛夫博士曾說過這樣的話:“在20世紀進行戰略抉擇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這個動蕩不安的世界上進行戰略抉擇更是事關重大。《孫子兵書》所提供的正是高超的智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孫子兵書》之威名不脛而走,許多國家的著名軍事家與傑出的學者都對它在謀略學上所具有的價值推崇備至。俄國著名學者e·a·拉津教授說:“孫子在古代中國軍事理論思想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之大,相當於古代世界的亞裏斯多德在許多領域發展的知識”。英國功勳卓著的軍事家、元帥蒙哥馬利也認為:世界上所有的軍事學院都應把《孫子兵書》列為必修課程。與此同時,翻譯和出版有關孫子的著作也紛至遝來。繼美國退休準將格裏菲斯的《孫子》新譯本問世之後,接連推出的有隊阿多俊介的《孫子之新研究》、佐藤堅司的《孫子思想史的研究》等。有學者統計,從20世紀起,僅西方世界,便出現過《孫子兵書》的7種英譯本。
美國著名的亞洲家世小說家詹姆斯·克拉維爾在為美國出版的一本《孫子兵書》英譯本所寫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熱情洋溢而又風趣幽默的話:“所有的現役官兵、所有的政治家和政府工作人員,所有的高中和大學學生都要把《孫子兵書》列為必讀教材。如果我當了總司令、總統或總理,我就要用法律的形式規定對全體軍官,特別是全體將軍,每年進行一次《孫子兵書》十三篇的口試和筆試,及格分數是九十五分。任何一個將軍如果通不過測試,就要按製度立即免職,並不許上訴;其他軍官(如不及格)一律降級。”
現在,《孫子兵書》是美國軍人,特別是軍官的必讀書籍之一。在美國國防大學和陸軍軍事學院的有關課程設置中,指定參考書目裏也都無一例外地包括《孫子兵書》。美國蘭德公司的著名學者波拉克曾撰文說:“孫子是軍事史上最負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國,而且對中國之外的許多國家,都有很大的影響。《孫子兵書》對軍事戰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見解,它的內容是許多不受時間限製的作戰指導原則,而不是應付種種具體情況的詳細建議和忠告。從這個方麵說,它是名副其實的“兵典”,學者和軍人總能從中獲得教益。
《孫子兵書》不僅是一部舉世公認最具權威的軍事戰略著作,而且它所包含的戰略思想還被廣泛地運用在激烈的商戰之中。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競爭如戰爭。”
在21世紀的今天,資訊科技超速發展,把分散的國家和地區聯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使人們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麵臨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大的挑戰。如何方能在此複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獲得一席之地,這是考驗人們心理、才能、謀略等多種因素的智力遊戲。無論作戰還是經營,都需要決策、組織、計劃和指揮,而《孫子兵書》所體現的戰略思想正是企業經營管理者們獲勝致富的重要指南。它涉及到管理學、戰略學、市場營銷學等諸多方麵。時人爭讀,形成“孫子”熱潮,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