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孩子為不和諧婚姻埋單(10)(2 / 2)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父母在平時的溝通中就要滲透關於對性的態度、價值觀和行為選擇等方麵的理念,幫助青少年獲得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包括溝通、作決定、評價等,應對朋輩壓力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技能,使他們能夠創造性地理解性,成年後正確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包括在未來的情感生活與性生活中能夠關懷體諒對方,幫助對方,不強迫對方等等。父母所傳授的性價值觀,應提高孩子的自尊,培養他們對家庭關係及兩性關係的正確認識,懂得自己對家庭和對別人的義務和責任。

同時要以健康的態度處理人際交往,有的父母對孩子與異性交往過於敏感,一再追問不但不會阻止孩子與異性交往的願望,而且阻隔了親子之間的溝通。接納孩子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由兩性組成的事實,給孩子一些貼心的幫助,使孩子成為群體中受歡迎的人。

培養責任感是性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幫助孩子們確立對自己對他人負責任的態度,包括潔身自愛,怎樣抵製誘惑,以免卷入不成熟的性關係。

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要遵循“適時、適當、適度”的原則。父母要樹立學習的觀念,自己不懂的更應該去學習,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性教育,才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最關鍵的是要注意平時與孩子的交流,營造良好的家庭溝通氛圍。

孩子們過早的性體驗除了青春期的正常性萌動之外,還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我們一天中任何一個時段打開電視都可以看到纏綿的愛情在上演,愛情戲的撩情成分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這對孩子來講無疑是巨大的誘惑。強烈的模仿欲望使他們在情感上陷入了性愛的誤區。而此時成年人的阻止會激發他們更加強烈的反叛,隻能使事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麵對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管,為了使我們的介入達到預期效果,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遇到這樣的情況與對方孩子的父母溝通是正確的,將事情的全部都講給她,雙方父母對他們的交往采取統一的態度比較好。

【麗珊女性幸福心理學】

許多父母有一個誤解,認為在兩性之間,女性是受傷害的,而男性則不會受什麼傷害。這種錯誤的認知造成許多女性的性自卑,而讓部分男生有恃無恐。事實上,通過教育心理機構熱線求助的許多男性,都是因為過早的性經曆造成了性無能,他們在自我認知方麵出現偏差,自信心下降,甚至影響後來的戀愛和婚姻。在某種程度上,過早的性行為對男性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女性。在這個問題上,父母的過多介入會使孩子產生抵觸,最科學的做法是請專業人士介入。

女兒越軌了,我欲哭無淚

愛,沒有對與錯,但有的愛可以淨化人的心靈,變得更為高尚而有活力,而有的愛則激發了欲火,追求及時享樂而忽略了社會責任;愛,沒有早與晚,但過早的愛可能使人錯過了自我積蓄實力的最佳時機,而過晚的愛可能使人失去了解自我、了解異性的機會和勇氣;愛是需要智慧的,將愛轉化成自己成長的動能,挖掘自己的潛能,則是明智而通往幸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