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曾國藩語錄(2 / 2)

23.人隻是怕當局,當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觀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膽氣以得失而奮也。隻沒了得失心,則聲氣舒展,此心與旁觀者一般,何事不濟?

24.兩君子無爭,相讓故也。一君子一小人無爭,有容故也。爭者兩小人也,有識者奈何自處於小人。

25.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26.君子多思不若養誌,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

27.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28.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

29.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30.擇友乃人生每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賢否,不可不慎也。

31.人之所資,須自掙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須善用時機,借梯而上。

32.予人一分麵子,人必予兩分麵子。傷人一分麵子,人必損十分麵子。為人處世,麵子不可不慎。

33.概天下無無瑕之才、無隙之交。大過改之,微瑕涵之,則可。

34.嚐自慮執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礦不敢執一律求之。雖偏長薄善,敬其有裨於吾,示嚐不博取焉以自資益;其有以讜言急論陳於前者,既不必有當於吾,未嚐不深感其意,以為彼之所以愛我者,異於眾人泛然相遇情也。

35.人生在世,個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須營運關係,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36.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情願人占吾便宜,斷不肯吾占人的便宜。

37.雅量由於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唯以聖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度量閎深矣。

38.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單者無以成大業。

39.凡人才高下,視其誌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而日趨汙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規,而日高即明。賢否智愚,所由區也。

40.士人讀書,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心。有誌則決不甘心為下流;有識則知道學問沒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看天,都是無識之人。有恒心則決無不成功的事。這三條缺一不可。

41.知己之過失,即自為承認之地,改去毫無吝惜之心,此最難之事。

4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