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本章應掌握拔毒消腫斂瘡藥的含義、功效、適應範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
掌握斑蝥、蟾酥、馬錢子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性能特點、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與各章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的異同。
熟悉升藥、爐甘石、兒茶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與各章功效相似藥物的藥性、功效、主治病證的異同。
了解砒石、硼砂、大蒜、貓爪草的藥性(包括有毒與無毒)、功效、特殊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了解蟾酥、馬錢子的主要藥理作用。
【考點1】拔毒消腫斂瘡藥的含義
凡以拔毒化腐,消腫斂瘡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拔毒消腫斂瘡藥。
【考點2】拔毒消腫斂瘡藥的性能功效
本類藥物大多有毒,以外用為主,兼能內服。
【考點3】拔毒消腫斂瘡藥的適應範圍
本類藥物主要適用於癰疽瘡癤腫痛或膿成不潰,腐肉不盡,或久潰不斂。
【考點4】拔毒消腫斂瘡藥的使用注意
本類藥物多具不同程度的毒性,所謂“攻毒”即有以毒製毒之意,無論外用或內服,均應嚴格掌握劑量及用法,不可過量或持續使用,以防發生毒副反應。製劑時應嚴格遵守炮製和製劑法度,以減低毒性而確保用藥安全。內服使用時,宜作丸散劑應用,使其緩慢溶解吸收,且便於掌握劑量。
【考點5】升藥、輕粉
共同點:均為水銀製劑類藥物,有大毒。
不同點:
升藥辛熱,功擅拔毒化腐排膿。本品隻可外用,不可內服。且不用純品,多與煆石膏研末同用。
輕粉外用有較強的攻毒殺蟲作用,內服能利水通便。
【考點6】蟾酥、硼砂、大蒜
共同點:外用均能解毒消腫。
不同點:
蟾酥解毒消腫力強,又善止痛,開竅醒神。
注意:本品內服0.015~0.03g,研細,入丸散。
硼砂外用長於清熱解毒,內服又能清肺化痰。
本品內服1~3g,入丸散。
大蒜解毒力強,又能消腫,殺蟲。
【考點7】雄黃、砒石
共同點:皆為含砷的礦物藥。
不同點:
雄黃功能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定驚。
砒石外用蝕瘡去腐,內服劫痰平喘,截瘧。
注意:本品內服0.002~0.004g,入丸散。
斑蝥有大毒,功能攻毒蝕瘡,破血散結。
注意:本品內服0.03~0.06g,入丸散。
馬錢子功能通絡散結,消腫定痛。
注意:本品內服0.3~0.6g,炮製後入丸散。
兒茶功能收濕斂瘡,生肌止血。
注意:本品內服1~3g,包煎;多入丸散。
貓爪草功能散結消腫。
【考點8】常用拔毒消腫斂瘡藥的主要藥理作用
蟾酥有抗炎、增強免疫功能、鎮痛、強心、升壓、中樞性呼吸興奮、抗腫瘤、促進造血功能等作用。
馬錢子有抑菌、興奮中樞神經、祛痰、鎮咳等作用。
精選真題
一、A型題(最佳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隻有一個最佳答案。
1.功能疏散風熱、透疹止癢、息風止痙的藥物是
A菊花B桑葉
C蟬蛻D牛蒡子
E薄荷
2.為相反配伍的藥物是
A大戟與烏頭B芫花與海藻
C烏頭與半夏D貝母與瓜蔞
E丹參與芍藥
3.功能祛風解表、透疹消瘡的藥物是
A麻黃B桂枝
C紫蘇D生薑
E荊芥
4.善治乳癰腫痛的藥物是
A龍膽草B夏枯草
C魚腥草D蘆根
E蒲公英
5.《本草經集注》新增的藥物不可能見於
A《神農本草經》B《新修本草》
C《證類本草》D《本草綱目》
E《本草綱目拾遺》
6.蒲公英用量過大,可導致
A急性中毒B緩瀉
C便秘D先兆流產
E血壓降低
7.治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用利水滲濕藥必需配用的藥物是
A滋補脾腎藥B益脾滋腎藥
C健脾利水藥D溫補脾腎藥
E溫腎壯陽藥
8既能破氣消積,又能化痰除痞的藥物是
A木香B丁香
C川椒D香附
E枳實
9使君子的功效是
A殺蟲、療癬B殺蟲、行氣
C殺蟲、止血D殺蟲、祛痰
E殺蟲、消積
10.蒲黃除能收斂止血外還能
A涼血消癰B補陰利尿
C祛痰止咳D活血祛瘀
E涼血清心
11.桑白皮與葶藶子均能
A燥濕化痰B斂肺止咳
C潤腸通便D瀉肺平喘
E溫肺祛痰
12.具有息風止痙和平肝潛陽功效的藥物是
A地龍B天麻
C蜈蚣D珍珠母
E石決明
13.兼能安神的開竅藥是
A朱砂B蘇合香
C石菖蒲D酸棗仁
E琥珀
14.甘草配伍白芍的主要目的是
A緩和藥性B調和諸藥
C調和營衛D和中解毒
E緩急止痛
15.肝腎不足,腎精不固,宜用
A當歸B龍眼肉
C何首烏D白芍
E阿膠
16.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強
A消痰行水之功B涼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潛陽之功D重鎮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氣之功
17.治心經有熱,煩躁不眠、口舌生瘡,宜選用
A黃芩B黃連
C黃柏D苦參
E龍膽草
18治濕熱瀉痢、痔瘡腫痛,宜選用
A青蒿B白薇
C地骨皮D銀柴胡
E胡黃連
19功能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的藥物是
A大黃B芒硝
C甘遂D巴豆
E牽牛子
20.治腸癰腹痛、多種瘀血證,可選用
A火麻仁B甘遂
C大黃D芒硝
E巴豆
21.白花蛇的功效是
A祛風濕、止痛、補肝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