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長城
黑龍江省大慶一中——資建毅
人群一在緩緩流動著,像一條汪洋中的章魚慢慢地把腕足伸向水中的廣闊世界。它要伸向哪裏?它要捕捉什麼?或許隻是生命的表現。人,低著頭,行進著,喧囂、沉寂,往哪裏走?哪裏是個盡頭?隻知道前麵有台階,有路,要攀登。
石階順著山勢起伏著,有的地方平緩,有的地方陡急。陡急處,後麵的人隻能見到前麵人的腳踵……
人群,無數的手,無數的腳一起攀台階,沉重的軀體幾乎要伏在石階上。一個台階,又是一個台階,不能停留,後麵有人,前麵有路,蒼茫空曠的關地間有一群匍匐著不停向前的小點兒……
腳下、手邊是已千年的石頭,石頭下埋著千萬具屍骨。石頭一冰冷、光滑、粗糙,任人群踏著它;石頭一灰暗,似現出暗紅的顏色,是工匠的苦淚?是鬥士的熱血?踏著石頭,腳下似乎有一種震撼,有一股急流在奔蕩,是召喚人群向前,還是恐嚇人群退後?沒人知道,人群隻是在“偉大的牆”上,向前。
牆,高聳,挺立,無語。牆下亂石堆中,黃土地上,草,無聲地綠著;花,無語地紅著。這裏曾發生過血戰,滾燙殷紅的血曾在這裏流淌;高貴、下賤的頭顱曾在這裏滾動。今日,隻留下幾尺黃土,默默地埋葬了過去。城牆靜靜地立著,是在嘲笑,是在惋惜,還是在沉思?風吹過,一陣綠的細浪傳到遠方……我佇立在城頭。
天際外,塞北有成吉思汗的後代,馬群在奔騰,人在馬上。雲頭邊,江南有炎黃堯舜的子孫,大江在瀉湧,人在舟頭。月湧大江流,送走了一代又是一代……長城伏在大山上,穿越群山萬壑,像一條巨龍。它想飛上天空嗎?為什麼給了我龍的軀體,卻不給我龍的羽翼?我望著連綿的它,仿佛伏著的是我。
起伏的石道上,人群走著……高高的石道上,忽地豎起一叢怒發……堅忍,沉著的麵龐……寬闊的胸膛……鐵的軀體……人從那低的
地方攀了上來,挺立在高高的石階上,背後是藍藍的天。
人群從我身邊流過,隻顧向前,隻給後麵的人留下一個默默的背影,像負著重擔。人群走著,像一麵牆,偉大。雖沒有羽翼,卻靠著雙足支撐著沉重的軀體,向前走著……一座偉大的牆。
綿綿的長城,哪裏是個盡頭蒼茫的星球,哪裏有停靠的綠洲,洶湧的人流呀,你要負重攀登去哪裏……
一代呀,又是一代。明天,明天哪,還會有登民城的人喲!
點評:
《登長城》不是普通的遊記,而是充滿著深沉的思想內涵的抒情散文。
當小作者彙入登長城的人流中時,他看了很多,想了很多一一前進的人群、偉大的長城、悲壯的曆史、不屈的民族、光輝的今天、無限的未來……小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轉瞬即逝的“特寫鏡頭”,並訴諸於文字,奉獻在讀者麵前。
1~4段主要是寫登長城的人群。這“一群匍匐著不停前進的小黑點兒”正是我們這個民族執耆追求的縮影。
接下來是對長城的描寫。“工匠的苦淚”造就了它“鬥士的熱血”保衛了它。在這座“偉大的牆”的兩旁,中華民族演出了威武雄壯的話劇,寫下了爭鬥、融合的篇章。
行文至此,“偉大的牆”和偉大的人已經融為一體。一代又一代,登長城的人不會停歇,偉大的民族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