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於五石散的祛病延年這個功效,我們要分開來理解。如果對症下藥,五石散的確有治療傷寒等病症的功效,孫思邈《千金翼方》就說五石護命散“百病皆治”,“久服則氣力強壯,延年益壽”。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是個病就吃“五石散”,以至於長期服用而形成依賴,則勢必像吸毒一樣,有百害而無一利。至於延年益壽的說法,純粹是“花錢賺吆喝”,自欺欺人罷了。從效果上看,什麼“更生”啊、“護命”啊,怎麼聽怎麼像是說反話。因為服用這種藥的,很少有真正長壽的。特別是如果你得了其它病,而偏要靠“五石散”來治病,那恐怕就等於“飲鴆止渴”、“慢性自殺”了。
事實上,正如世上沒有救世主,世上也從來沒有不死藥。孔子說:“老而不死是為賊。”如果大家都賴在這世界上不走,我們的子孫後代住房條件豈不要更緊張?
濟欲壯陽
“五石散”的第二個功效是什麼呢?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何晏說的那句廣告詞: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
何晏說的很明白,五石散還是能治病的。何晏治的什麼病呢?餘嘉錫先生考證的結論是:
蓋晏非有他病,正坐酒色過度耳。故晏所服之五石更生散,醫家以治五勞七傷。勞傷之病,雖不盡關於酒色,而酒色可以致勞傷。觀張仲景所舉七傷中有“房室傷”,可以見矣。
這裏的“五勞七傷”有多種說法,總的來說是指人的身體極度虛弱勞累。原來,何晏所得不是其他病,而是貪戀酒色,縱欲過度導致的“難言之隱”。
但是,我們研究一個問題,不能僅憑一個材料就下結論,所謂“孤證不立”。餘嘉錫先生是20世紀的人,我們不能僅憑他幾句話就給這件事定案。說何晏好色,還有更早的文獻可以作為佐證材料嗎?當然有。成書於三國時期的魚豢所撰的《魏略》一書,就有一則材料,說何晏:
“尚主,又好色,故黃初時無所仕。”
尚主就是娶了公主,公主是誰呢?就是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有的文獻說金鄉公主是何晏的同母妹,顯然不可信。因為何晏的母親是尹氏,而金鄉公主的母親則是沛王太妃杜夫人,根本不是一個人,不能張冠李戴。說何晏娶了同母所生的妹妹,不就等於說他“亂倫”嗎?何晏再輕狂,也不至於如此。再說了,就是他想要如此,那曹操、曹丕能答應嗎?
為什麼會有這種“妖魔化”何晏的記載呢?魯迅先生說:“因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馬氏很討厭他,所以他們的記載對何晏大不滿。”
這是很有道理的。
盡管如此,何晏這個人生性好色,縱欲無度卻是事實。金鄉公主實在看不過去,有一次,就跑到母親那裏告狀,說:“他這樣為所欲為,怎麼養生保身呢?”有人以為,金鄉公主說這話,是有感於當時的政治險惡,為何晏的政治前途擔心。我以為這是皮相之見。因為緊接著杜夫人說了一句話,恰好證明這件事屬於閨房之私,與國家大事政治前途無關。杜夫人笑著諷刺女兒說:“你恐怕是因為何晏的行為而嫉妒吧?”公主嫉妒什麼呢?大概是嫉妒何晏縱情聲色,眠花臥柳,卻老讓自己獨守空房吧。
那麼,何晏好色和“五石散”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最早將何晏服五石散和他“耽聲好色”聯係起來的,就是西晉那位深受“五石散”毒害的皇甫謐。他在《寒食散論》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