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淩霄城曆史上最大的災難,似乎除了仙人們自相殘殺之外,對外的戰鬥當中,仙人們從來沒有受過這麼大的挫折。不過不知道應該說萬幸還是不幸,十大仙長的孩子,居然全部生還了。應該說因為仙長們的升遷壓力並不太大,所以都沒有把自己最不長進的兒子們派出去,所以他們都還是有能力自保的。然而死者的家屬們卻有點不依不饒了,憤怒地父親和兄弟,以及飽含眼淚的母親,幾乎要把玉階殿前的白玉台階都踩破了。仙長們想盡一切辦法勸慰他們,然而這些人都異口同聲地說十大仙長們的孩子臨陣逃脫,是這次遠征失敗的最關鍵原因。盡管參加過這次戰鬥的其他生還者們知道事實差非如此,可是麵對著群情激憤,誰又敢說一句話。
玉階殿裏的仙長們都有點煩惱,他們覺得當務之急是趕緊組織起兵力來,然而淩霄城仙人的參軍熱情似乎一夜之間消弭於無形,他們都口口聲聲地說要十大仙們去,自己卻再也不卻了。
十大仙長湊到一起合計了一下,就算是把十大家族的人全集合起來,精通仙術的也不過千把人,這一千人能夠打敗魔族嗎?問了從龜背鎮生還的人,他們無一例外地搖了搖頭。
自己解決不了,玉階殿決定從外麵召人來。王會泉想起了一個急需要建功立業的人,他的表弟杜近玉。當年,杜近玉的爺爺,也就是王會泉的外公杜亦芳,是跟宏筠一起建立淩霄城老一代仙長,在一次仙術修習中意外去世,杜近山的父親杜階英與宏筠爭奪淩霄城的領導權,一直鬥爭了三年,最後宏筠經過一番拚殺成為了仙母,不久後,許多曾經跟她爭權奪利過的仙人都不明不白地死去,甚至連子孫後代都一個也沒留下。杜近玉幸免於死,但他實際上是在軟禁中度過了一萬多年。後來,他被派往遠離淩霄城的風沙肆虐的布塔讚格沙漠地區六千年,負責差不多三十萬畝的荒山野嶺的開發和殖民。盡管他一路拚搏,差不多在那個地區也成了個土仙皇,但他在大沙漠中的任職類似流放。現在淩霄城實在無人可用的時候,王會泉想到了他。
別的仙長們也提不出更好的辦法,於是他們就同意了,給了杜近玉一個“伏魔將軍”的職位,很快淩霄城的驛使全速飛行,星夜兼程地奔布塔讚格沙漠而去。
杜近玉大概早就厭倦了恪盡職守地為淩霄城服務,覺得淩霄城給自己的這個言過其實的新職務就是他在氣候宜人的西牛賀洲西南地區享受一把的大好機會。被任命為伏魔將軍三天後,他得意洋洋地張羅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隨從隊伍,有的拿武器,有的拿著被褥枕頭吃喝用具,他自己則被人抬著,一路吹吹打打地登上了飛船,慢騰騰地向淩霄城進發。
然而到了淩霄城後事情卻變得尷尬萬分,原來仙長們給杜近玉的指令沒有說明白。王會泉他們的意思是杜近玉在邊疆,手底下應該有一些人手,他們是希望杜近玉帶著這些人去殺魔怪。而杜近玉認為淩霄城有兵,隻是沒有將領,所以除了隨從之外,他幾乎是空手而來。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杜近玉帶走了兩千名淩霄城的仙兵,開赴龜背鎮。
即使在東去龜背鎮的路上,杜近玉似乎同樣也沒有哪怕一丁點真正的緊迫感,他沒有興趣去龜背鎮有一個顯而易見的解釋:因為他對魔族一無所知,他不知道去了該幹什麼。玉階殿給他的任務倒是明確的:誅滅魔族,光複龜背鎮,重建仙母祠。然而杜近玉對宏筠這個殺父仇人本身就沒有什麼好感,這也是他動力嚴重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十天後,他到達了離龜背鎮最近的祈州,與當地的凡人的官府和名流們認真磋商了一下。據說魔族到達龜背鎮後,一直也沒有再大規模地向東擴張,隻是偶爾有些小進犯,殺死一些人員牲畜。曾經逃亡的居民已經陸續返家,春耕的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但大家都不敢離龜背鎮太近。
杜近玉把飛船停在沂州上空,然後帶著二十多人去龜背鎮附近偵察。他們在半空中就遭遇了一群魔怪。杜近玉他們立刻出手,殺掉了其中幾隻魔怪,杜近玉甚至還想活捉一隻來審問一番,然而很快地魔怪們就從四麵八方向他們撲來。魔怪當中果然有會仙術的,各種法術打得杜近玉他們毫無還手之力,隻能狼狽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