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金虎:《杜勒斯傳奇:一個間諜大師的生命曆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王炳臣:《層出不窮的新式武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版。
3.梅爾頓:《終極間諜:驚曝鮮為人知的諜海內幕》,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版。
4.宋濤:《SPY百年經典間諜全紀錄》,時事出版社2007年版。
5.蔡俊:《二戰間諜秘聞》,珠海出版社2005年版。
6.捷芬編:《王牌間諜》,東方出版社2005年版。
7.羅伯特·沃爾斯泰特:《珍珠港——警告和決心》,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62年版。
密電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之死,一直是一個曆史學家們關注的謎。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海軍聯合船隊司令官,是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和指揮者。正因為這樣,他成了美軍的眼中釘、肉中刺。
1943年4月18日,當山本五十六坐著雙引擎轟炸機飛往布幹維爾島的時候,飛機失事,山本遇難。日本從飛機殘骸中找到他的屍體,發現他的手還緊握著軍刀。山本五十六是怎麼死的?是飛機故障,還是遭到暗殺?
一直到1979年,當時親手擊落山本座機的美國空軍上校仲馬斯·格·朗菲爾發表了回億錄,才披露了山本之死的真相。原來,當美軍獲知4月18日上午9點45分山本五十六要飛抵布幹維爾島的卡伊裏機場,便組織了16架洛克希德閃電式戰鬥機在半途截擊。山本和他的參謀部乘著2架轟炸機,由6架零式戰鬥機護航。山本辦事一向非常準時。那天,他的飛機準時起飛,落進了美軍的伏擊圈,遭到突然襲擊。山本座機被擊中墜毀。
山本的行蹤是極端機密的,為什麼會被美軍知道呢?關鍵在於美軍破譯了日軍的密碼。山本在抵達布幹維島前一天,曾用密電告知了那裏的日軍指揮官。
密電碼,是屬於核心機密。為什麼密電碼如此重要呢?這是因為電報是現代最常用的遠距離通訊技術。電報的無線電波是短波,通過大氣電離層的反射而傳到遙遠的地方,我方能收到,敵方也能收到。然而,電報的內容隻許我方知道,不能讓敵方知道。怎麼辦呢?那就是采用密電碼。這樣,敵人即使截獲了電波,也無法獲知其中的內容,猶如“文盲”看書。目不識丁。
但是,一旦密碼被敵方破獲,就能譯出電報的內容,造成嚴重泄密。山本五十六之死,就是死於密碼泄密!
正因為密碼如此重要,它常常成為各國間諜爭奪的對象。間諜機關大都培養了一批“密碼專家”,專門從事破譯敵方密碼的工作。另外,也常派出間諜,以各種方式打入敵方,偷取密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特工人員在戰場上找到一本燒殘的蘇聯密碼,如獲至寶。美國情報機關就用這本密碼,破譯了蘇聯的許多密碼。然而,蘇聯竟一直未發覺。
1953年,美國法院判處美國科學家羅森伯格夫婦死刑,指控他們把製造原子彈的秘密泄露給蘇聯。這件事轟動了世界。美國在當時是以羅森伯格的妻弟、美軍機械師林格拉斯為證人,揭發羅森伯格夫婦的叛國行徑。直到1980年5月,美國《時代》周刊這才披露,原來美方當時是從破譯蘇聯密電碼獲知羅森伯格夫婦情況的,用林格拉斯出庭作證隻不過遮人耳目而已。
一般來說,軍用的密碼是經常變換的。隨著電子計算技術的發展,現在有的間諜機關正在用電腦分析敵方的電文,以求破譯密碼哩。
1972年,當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時,他的一位待從總是隨身拿著一隻與眾不同的黑皮包。那包裏裝著一台小型的“語言保密通信機”,專供總統通信之用。盡管它通過短波無線電跟設在世界各地的7個衛星地麵站聯係,再由地麵站轉發,但是幾乎用不著擔心被破譯。因為它是通過語言保密通信機發送的,對方是用語言保密通信機接收的。它的核心部分,用的是“數字化聲碼器”,很難破譯。
木馬屠城
1956年3月12日,威斯納得到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貝魯特在莫斯科病逝的消息,他敏銳地感覺到這可能會幫助他得到秘密報告。果然如他預計,消息傳到波蘭後政府一片混亂。為了代替貝魯特繼任第一書記這個誘人的職位,波蘭內部代表不同派係的勢力展開了競爭。威斯納抓住這個機會,迅速和他的部下研究行動方案。隨後,他馬上指令活動在波蘭的計劃處特工,趁著大好形勢,盡快取得散發給波蘭代表團的赫魯曉夫報告的複印件。當人們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一書記”的位子上,放鬆了對一些國家機密的注意。中央情報局的特工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難得的機會。威斯納通過一些途徑接觸到了波蘭政府的相關人物並用金錢收買他們,因此他很容易地接近了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書記處書記,從這個掌握黨內重要材料的人物那裏,輕而易舉地複印了一份赫魯曉夫的報告。4月初,中央情報局局長杜勒斯將這份報告秘密送到莫斯科,經過美國駐蘇聯大使查爾斯·波倫的鑒定,確認確實是赫魯曉夫的報告。然而,這一份報告中,有35處刪節,有關蘇聯今後對外政策方麵的內容全部被刪去了。蘇聯發給東歐共產黨國家的報告原來都是節略本。
威斯納立刻召集特工們召開動員會,表揚了計劃處在這次行動中的成功舉動,同時要求特工們再接再厲,再竊取一份報告的全本。這次動員會上,隸屬計劃處的反情報處處長詹姆斯·安格爾頓發現一條寶貴“途徑”。他告訴威斯納,隻有借助“摩薩德”的幫助,才能盡快搞到情報。
“摩薩德”是以色列的情報機關,他們在以色列複國、打敗阿拉伯聯盟對以色列的進攻、保護以色列等重大行動中做出過出色貢獻,很受西方各國注意。中情局對“摩薩德”的活動很熟悉,也與他們有著密切的關係,“摩薩德”辦事果斷,從不為無代價之舉。當威斯納對工作在蘇聯的“摩薩德”頭目提出此事時,他當場答應,但卻提出很高的要價。威斯納無奈,隻得答應他的要求。兩周後,中情局以幾十萬美元的巨款從“摩薩德”特工手中換回一份赫魯曉夫報告的全文。這份報告是從一個加入蘇聯共產黨的猶太人手中購得的。威斯納拿到報告後有些痛惜巨款,但他更沒忘記驗證報告的真假。他當即把報告送交給機要情報室負責人雷·克萊因做權威性鑒定。一周後,克萊因異常興奮地在一次威斯納主持的秘密會議上宣布:“這是一份真正的報告!我們擁有了赫魯曉夫報告的全文!”
報告的主體部分是談斯大林違背列寧“遺囑”,違背馬列主義,取得聯共(布)中央第一書記後,在衛國戰爭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做出的有悖於國家領導人、有悖於蘇聯共產黨、有悖於蘇聯人民的種種“令人發指”的行為。報告詳細地列舉了斯大林時期種種案件的真相,舉出了許多為蘇聯人民所不知的事件內幕。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指控斯大林為“暴君”,說他在一係列大清洗中,處決或逼死了布哈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上千名十月革命時的老布爾什維克,屠殺了包括“紅色拿破侖”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內的數百名紅軍高級將領,殺害了十幾萬工程技術人員和幹部,數百萬人被流放,上千萬人遭株連……斯大林簡直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
赫魯曉夫在報告中說:“我這個報告不想全麵評述斯大林的生平事跡。關於斯大林的功績,還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寫了大量的書籍、小冊子和研究論文,已經進行了足夠的研究。斯大林在準備和實現社會主義革命中,在國內戰爭中,以及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中所起的作用,是盡人皆知的。現在,我們關心的,是一個對我們黨的現在和將來都有重大意義的問題,那就是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是怎樣逐步形成的,它怎樣在一定階段上變成一係列極其嚴重地歪曲黨的原則、歪曲黨的民主和革命法製的根源……”這不是一份即席所作的演說,而是經過仔細準備、羅列詳細材料的“秘密文件”。赫魯曉夫目的明確,言辭激烈而又“嚴肅”,開宗明義就向“斯大林主義”發起全麵進攻。赫魯曉夫最後提到,“我們必須堅決徹底地揭露個人崇拜,無論在思想理論上和實際工作中……”“要在我們黨的全部思想工作中恢複並且堅決貫徹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原則,即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人類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改造社會和爭取共產主義勝利的鬥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赫魯曉夫的這份報告預示著,蘇聯社會和整個共產主義陣營正處在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上,整個國際形勢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隨後,赫魯曉夫又采取一係列措施,斯大林的遺體被遷出紅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更改了名稱。一個曾經被蘇聯人民引以為榮的顯赫人物,頃刻間墜入了十八層地獄。
破譯電報密碼
破譯敵方電報密碼,是軍統獲取敵方情報的一項經常性的極其機密的工作。軍統頭目戴簽對此一向很重視,專門設立了譯電科。早在1937年lo月間,軍統譯電科長姚敦文就在西安破譯了共產黨從延安發出的一份軍事電報。欣喜之至,馬上轉報蔣介石,並獎給姚敦文法幣500元。
蔭後,戴笠又在重慶、金華、桂林、贛州等地設立了無線電偵察台,專門搜集日軍電報,除指定姚敦文組織譯電人員六七人從事破譯工作外,還重金聘請了兩個美國密碼專家擔任指導工作。
不久,戴簽又呈請蔣介石批準,成立了軍事委員會特種技術研究室,專門從事日偽密碼破譯工作,以軍統局第四處(電訊)處長魏大銘兼任該室中將主任,實際負責則為軍統局譯電組組長薑毅英(女)。在該室任破譯工作的特務,多為譯電員訓練班畢業的學生,共30多人。
薑毅英,浙江江山人,與戴笠是小同鄉,她原名薑鶴英,父親是個木工。薑本人從杭州第一高中畢業後考入杭州警察學校,1933年畢業。畢業後,入軍統局任譯電員,因工作勤奮、譯電業務擁熟,旋升任軍統廈門電台主任報務員,兼任監察台密碼破譯工作,加發雙位工資。
1941年12月初,薑毅英破譯了日本軍部無線電密碼,偵知日軍將於同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美國海軍的絕密情報。她即將此情報交戴籠親自處理,戴笠極為興奮,立刻將電報轉呈蔣介石。蔣如獲至寶,即批示;“速通知美國政府。”
戴笠當即迅電軍統局美國站站長肖勃,命他立即轉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武官郭鎔權,郭接此重要情報自然不能怠饅,迅速轉致美國五角大樓海軍司令部。
美國人一向輕視中國,對中國的情報工作自然也瞧不上眼,因而對中國提供的情報,付之一笑。一位海軍官員還說什麼:“哪有這種事?是中國故意挑撥美日關係的伎倆吧!”
由於美方絲毫沒有采取預防措施,結果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和海軍航空兵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淩晨突襲珍珠港,使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滅頂之災。
盡管如此,蔣介石對戴笠能及時獲得日軍情報,並事先轉告美國,感到十分滿意,稱軍統情報工作做得好,提高了中國情報工作的聲謄。戴笠則對薑毅英慰勉有加,將她由中校破格提升為少將譯電組長。薑毅英便成為軍統唯一的女少將。
軍統破譯了日軍密碼的情況,日方並不知曉。因此,薑毅英繼續破譯日軍密電,又得知以下情報:1941年12月7日日軍愉襲珍珠港成功後,特派諜報員吉川少尉前往偵察愉襲效果。吉川化裝成中國駐美使館外交人員,來到珍珠港的阿蘭高地,在一家日本人開設的秘密聯絡點——春湖閣餐廳,與這裏的坐探人員取得聯係,得知12月7日美軍停泊在珍珠港的艦窿和艦載飛機,除3艘航空母艦圍未返航而幸免外,其餘120艘您艇及海空軍官兵3000餘人、飛機188架,全被日軍炸毀。吉川還了解到,當日軍份襲珍珠港時,美軍官兵正在兵艦上翩翩起舞,有的在飲酒狂歡,全然不知死神即將降臨。
日軍的偷襲證實了軍統情報的可靠性,美方開始對軍統刮目相看。後來,美國海軍司令部主動找戴笠,協商成立了“中美情報合作所”,由戴笠任主任,美國海軍準將梅樂斯副之。從此,大批美國特務人員及特種裝備,源源進入中國。薑毅英認為這是自己打開了中美合作之門,對此非常得意。
薑的丈夫葉文照,也是浙江江山人,是軍統第四處電台報務負責人之一。薑任少將後,架子大了,脾氣也大了,葉文照無法忍受,便與薑離了婚。
1949年大陸解放前夕,薑毅英由上海逃往台灣,並脫離了軍統,改任台北國立雨聲小學校長。
化裝和改容
1945年5月7日,德國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終於宣告無條件投降。
5月20日,在德國漢堡附近,英國第二軍團抓住了一個形跡可疑的人。此人穿著德國陸軍普通士兵製服,胡子刮得光光的,戴著一隻黑眼罩。
他被押送到第二軍團總部。一位英國陸軍上尉一看,覺得此人有點麵熟,但又不認識。
上尉開始審訊此人。此人吞吞吐吐,編造了一套謊言。
上尉叫來好幾位軍官一起辨認,拿掉了此人的黑眼罩,終於認出來了——他,是德國黨衛隊的首領、希特勒的左右手希姆萊!在德國法西斯覆滅前,他的照片三天兩頭出現在報紙上。正因為這樣,那位上尉從未見到過他,但是也感到有點麵熟。不過,過去希姆是留小胡子、穿製服,如今胡子沒有了,穿著邋遢的士兵服。
希姆萊是在極為匆忙的情況下出逃的,所以他的“化裝”很拙劣,到底被英軍上尉認出來了。
化裝,本來是演員的基本功,如今已成了間諜學校的基本課,間諜機關製造了各種頭套、胡子、眉毛、黑痣和各種服裝。間諜可以隨機應變,化妝成截然不同的角色,甚至女扮男裝、男扮女裝。
間諜化裝,通常用於以下3種場合:
1.作案——這時往往化裝成具有明顯特征的人如禿頂、絡腮胡子、白發之類,叫人一看記住特征。作案後去掉偽裝,溜之大吉。
2.偵察——外出偵察或者接頭時,需要化裝,不過盡量不要招搖。
3.潛逃——這時盡可能化裝成與原來截然不同,麵目俱非,以求蒙混過關。
除了化裝之外,隨著整形外科醫學的發展,間諜們把這一新技術用來為間諜工作服務。
整形外科,又叫美容術。它是通過外科手術,變醜為美,變年老為年輕,化胖為瘦。間諜們則利用整形外科技術,為一些重要人物做“改容”手術,以使麵目俱非。改容與化裝的不同之處:化裝是臨時性的,改容是永久性的。
1976年,蘇聯空軍中尉別連科不滿蘇聯當局的政策,駕駛著最新式的“米格25”叛逃。美國和日本的飛機專家們,在東京以北60英裏的一個飛機庫裏,拆開了那架“米格25”,獲知了蘇聯的許多軍事秘密。
別連科中尉被護送美國。美國參議院立法委員會通過了特別法令,批準別連科在美國的永久居住權。
不過,別連科雖然住在美國,也並不感到安全。蘇聯的克格勃特務無孔不入。為了確保別連科的安全。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別連科進行了改容手術,使他的麵貌變得認不出來,然後改名換姓,秘密地安排在一個地方隱居。這麼一來,蘇聯克格勃特務想暗害別連科,就頗費周折了。
如今,美國已有數百名“改容師”從事改容營業。改容手術費高昂。他們能把圓臉改成長臉,大眼睛改成小眼睛,鷹勾鼻改成扁平鼻……,手術在秘密狀態中進行的。改容師為改容者絕對保密。
在美國,金錢就是一切。一些監獄裏釋放的罪犯,花高價改容,使別人認不出來,然後變本加厲地進行偷盜,甚至偷到改容師頭上去。改容師遭劫,卻又不敢聲張——他用醫術為犯罪分子服務,這本身就已觸犯了法律。他,隻好忍聲吞氣,自食其果!
在我國,這幾年整容外科發展很快,不少醫院都開設了整容門診部。我國的整容醫學,為的是化醜為美,消除一些生理缺陷,使患者轉憂為喜,生活愉快。
現在最常用、最普通的整容方法,是用注射器注射矽橡膠。矽橡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注入人體後,不會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上海市的一位中學教師,患“右麵頰萎縮症”已十來年。每當他走上講台,麵對著學生們投來的目光,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整容醫師在他的右麵頰注射了矽橡膠,手術隻花了幾分鍾,就消除了他十多年的精神痛苦。
消息不脛而走。福州兩位因鼻梁低凹而感到不快的姑娘,遠道趕到上海。才一分鍾,注射了矽橡膠,兩位姑娘都變得十分俊美,歡天喜地地回去了……。
竊聽和反竊聽
1945年,美國駐蘇聯大使哈裏曼收到了蘇聯贈給的珍貴禮物——雕刻精美的美國囤微。哈裏曼把這件象征著美蘇友誼的禮物掛在大使館的書房裏。
過了7年之後——1952年,一位美國國務院的保安人員路過莫斯科,住在大使館裏。發現那個國微裏裝有竊聽器!這件事使美國大為震驚,才算明白那“象征著美蘇友誼的禮物”的真正使命。
竊聽,早在古代就有了,叫做“隔牆有耳”。不過,古代是靠人耳竊聽,目標容易暴露,而且竊聽的距離也很有限。
中國的“末代皇後”婉容失寵,被打入冷宮之後,受到嚴密的監視,包括被竊聽。在婉容身邊侍奉的周君適,曾寫下當時的真實情景:
“博儀的妹妹二格格韞和,還有一個姓劉的太監和崔小姐,都是溥儀派來監視婉容的。婉容會見宗室內眷,或陳曾壽進講時,二格格經常躲在屏門後或窗外竊聽。婉容的一言一行,隨時通過這個‘尖嘴麼姑’報告給博儀知道。婉容左右的人,包括陳曾壽在內,提起‘二格格’,莫不恨之入骨。陳曾壽的長女邦巽、次女邦荃、兒媳毓倩文(親王的後人,溥儀的侄女)經常入內廷陪伴婉容,陳曾壽再三叮囑兩女、女媳對婉容講話特別慎重,以防‘二格格’竊聽,在博儀麵前搬弄是非。有一次,邦荃進見,婉容凝目不語,但以手指書空作‘宮中黑暗’四字”。
現代竊聽技術,是隨著無線電科學的誕生而發展起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便互相用竊聽器竊聽對方的機密談話。到了現在,竊聽器在國外已經非常盛行,成為竊取情報的重要手段。據美國記者透露,在197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就曾竊聽了5萬人的電話,竊聽的次數達50萬次,實際竊聽電話次數遠不止此。據法國官方估計,1976年在法國各地,大約有30萬隻竊聽器在工作。
竊聽裝置,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微型發射機,也就是竊聽器;另一部分是接收機,用於收聽。微型發射機把竊聽到的聲音,用高頻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它的作用類似於電台。接收機的作用則類似於收音機,收聽微型發射機發來的訊號。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發展,竊聽器越造越小,實現了微型化,更便於隱蔽、偽裝。小巧的竊聽器,有的隱藏在鋼筆、手表、打火機、戒指裏,有的“化裝”成鈕扣、圖釘。蘇聯克格勁間諜曾把竊聽器悄悄裝在美國駐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大使的鞋跟裏。不久前,美國甚至製成一種超微型竊聽器,可以藏匿在藥丸裏,在人肚裏竊聽!
美國還發明一種代號叫“(蟲戚)”的竊聽器。(蟲戚)本是一種軟體動物,用腹足牢牢地吸附在海邊的岩礁上。“(蟲戚)”也具有粘性,可以用汽槍發射,悄然粘附在牆壁上,幹著竊聽的勾當。
有竊聽,就有反竊聽。在一些重要的機密部門,經常要請電子專家帶著儀器來檢查,查出那些正發出無線電波的竊聽器。有趣的是、有時電子專家剛剛清查了一批竊聽器,誰知就在電子專家走後不久,又被悄悄裝上了新的竊聽器。
秘密傳遞情報
一個間諜落網了。
在她的身上和行李中,查不出什麼可疑的東西。
在她的小巧而精美的手提包裏,兩塊巧克力引起了注意。
一位年輕的反間諜人員拿出了小刀,打算切開檢查,立即被他的上司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