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堂的白色燈管已經全部熄滅,會場一片黑暗,俏麗的主持人拖曳著一身紫色的禮服從台上慢步退向幕後,眼神微微有些好奇的看著迎麵走來的少年,長得一臉清秀,一雙潔淨汙垢的眼神,臉上帶著一抹淺笑,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
這個人就是新生代表?也沒看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啊。陳欣而眨著一雙靈動的眼睛,看著他與自己擦身而過,暗暗想道。
葉無塵慢步走到舞台的中央,此時舞台上隻擺放了一張低矮的桌子和一塊毛毯。
解下背負在身後的包裹,輕手輕腳的撤去黑布,露出了裏麵的東西,原來是一把古琴,琴身呈栗殼色,麵板為老杉木,底板為梓木,嶽山、冠角、琴軫及雁足等配件為黑檀、烏木、紫檀等。
將琴小心翼翼的置放於桌上,仔細端詳這把琴時,才發現,琴的一端有些焦痕,琴有七弦,琴身刻有兩個小字,“焦尾”。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黃帝的‘清角’,楚莊公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
蔡邕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
坐在會場最前排的一位老者看到那擺放在桌上的琴,露出一絲驚色,失聲道,“焦尾琴!竟然是焦尾琴!”顯然他是認出了這一把琴來了。
“沒事吧?張老。”旁邊的人看到老者一臉驚容,不免出聲問道,要知道,老者可是藝術學院的院長,能讓他如此吃驚的事情可不多。
“沒事沒事。”張老擺了擺手,示意他們繼續看表演,壓下心中的訝異,眼睛盯著台上的那道身影,不知不覺間對葉無塵生了興趣,能夠擁有焦尾琴的少年麼?看來來頭不小啊,且看你的技藝怎樣,可別辱沒了這麼一把佳琴啊。
舞台上的彩燈此時也關閉了,隻留下一盞暗淡的白光,照在葉無塵身上。
燈光下,一身白衣勝雪,葉無塵眼神掃了會場一圈,深吸一口氣,雙手輕輕放在琴弦上,眼眸閉上,聆聽著周圍的聲音,會場此刻也寂靜一片,眾人的目光都被台上的那一道身姿所吸引,屏息凝望。
一息之後,葉無塵睜開雙眸,盯著手中的焦尾琴,此時此刻,在他的眼中,隻有這一把焦尾琴,眼神也逐漸變得柔和起來。
修長的手指動了起來,劃動琴弦,聲音清脆嘹亮,回蕩在寬闊的禮堂裏,響徹在所有人的耳中,。
曲聲悠長綿柔,令人感到心神安寧,恍惚間仿佛聽到了流水的聲音,小橋流水,那流水聲在寧靜的山野中顯得清脆悅耳,一派祥和的景象。
曲聲轉而急促起來,如同暴雨將至,豆子般大小的雨滴彙聚在山溪,形成一股洪流,浩浩蕩蕩的流淌向下,向東而去。
曲聲變得澎湃有力,仿佛看到了壯闊的大海,遠遠望去,大海與藍天連成一片,洶湧的海浪擊打在礁石上,濺起一道道浪花,潮起潮落,前浪推著後浪,前赴後繼,大有一股雄壯之意。
琴弦微微一頓,將沉醉在琴聲中的人們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