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三爺總算掌管得有條有理,倒也過得下去,三爺並不費很多心血,但是最傷腦筋的問題,出在傻三頭上。
三爺教他習武,你手向南,他手向北,你手往北,他手往南,他左右都搞不清楚,上下不分,這樣的傻子怎麼能繼承康家武功呢?康家醫學醫術怎麼傳得下去?這就真是狗咬刺蝟沒處下口,傻三現今七歲了還是哈巴苕,傻頭傻腦,外號傻三真編活了,這樣傻下去,何年何月教子成才?三老爺心中好不鬱悶。
有一天,三爺把傻三叫到跟前問道:“傻三,你愛好什麼?”傻三答曰:“我愛看戲,聽人講故事。”
氣得三老爺打他三戒尺,從此硬逼侄兒單日習文,雙日練武,祖傳醫學醫術,每天一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用在傻三身上卻適得其反。三爺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傻三仍是文不蹈,武不學,醫學更是一竅不通。真是按著牛頭難喝水,傻三一心隻愛玩,看戲,愛聽老先生說鼓書,最愛聽張鐵嘴講故事。雖說那年代兵荒馬亂,盜賊四起,但老山區特別閉塞,幾百年來唱廟戲非常流行。上界菩薩、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李老君、如來佛等等都有大廟;中界菩薩有關公廟、嶽王廟;下界有地藏王廟、閻王廟,還有官判小鬼,直到社公廟。灣灣建有土地廟,不管大廟小廟,上、中、下三界菩薩廟,隻要你想看戲,廟廟都有戲唱,一年四季,長年不斷。
年年正二三月,那些地方官領頭收錢,唱玉皇大廟的戲,保佑他升官發財。到了四五六月,那些族長、紳士、豪富之家領頭收錢唱閻羅廟、判官廟戲,保佑他發富發貴,更重要保佑他長生不老,富貴萬年。
老山區的兒女百姓也要唱戲,由當地德高望重的年長的老農民領頭收錢唱戲。唱什麼戲呢?龍王廟、土地廟、社公爺廟的戲。山區老百姓一不求大富大貴,二不想升官發大財,隻求龍王風調雨順,求社公菩薩保一方四季平安,求土地菩薩保佑土地多產糧食、蔬菜,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傻三他生得嬌生慣養,哪裏有心學文習武學習祖傳醫學醫術呢?他一心隻曉得玩,心玩花了,身子玩懶了,脾氣玩大了,就這樣自由自在散漫成性了,無拘無束慣了,氣得三爺翻白眼、口吐鮮血也無益,他還不當回事兒。
人常說,勤有功,戲無益,我看也未必如此,傻三看了古今中外的戲,民間的戲,聽了前朝後漢的書,他懂得忠孝為本、行俠仗義、助人為樂種種道理,還學了把戲裏台詞用到日常生活對話中來,用得很活,信手拈來,對答如流。
三爺把他沒辦法,隻好天大由天、地大由地罷了。隻歎息康家祖傳武功、醫學醫術,失了真傳,萬沒想到失在傻三頭上,甚是可惜,可惜呀!
這一天叔侄在後院散步,傻三見事就問,問得三爺有些不耐煩了說:“啥事不懂,又喜歡多問。”
“三爺,你前天不是教我說‘子入太廟每事問,是禮也’?”
三爺本來心中煩悶,忽聽到傻三這句話不傻,扯到孔夫子書上去了,他高興地說:“你問吧。”
“三爺,你讀的書多,天上有幾多星?”傻三說完把眼光斜射著三爺臉上,審視他是否能答上來。
三爺被問住了,心想孔子也隻知天之高也,地之厚也,日月星神係焉。這時他隻好問傻三:“你知道天上有多少星?”
傻三不假思索地說:“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