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美國UH-1休伊直升機(2 / 2)

電子設備全套全天候飛行儀表,多通道高頻收發報機,航向、機體與下滑道相對位置全向指示器和儀表著陸指示器,甚高頻信標接收機,C-4導航羅盤,12.7厘米全姿態飛行指示器。

改裝情況

UH-1的主要型別有:UH-1E,HH-1K,TH-1L,UH-1L,UH-1A,UH-1B,UH-1C,UH-1F,UH-1M。

數據&圖片

機組人員:2人

機長:16.15米

旋翼直徑:13.41米

機高:3.84米旋翼直徑(米):13.41

尾槳直徑(米):2.59

機長(旋翼前後放置)(米):16.15

UH-1在越南戰爭,第一次向人們證明了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也是直升機第一次大規模走向戰場。也是在越南戰場上,美國陸軍裝備的UH-1直升機展示了其卓越性能,並因此一戰成名,打開了世界市場,幾乎成了世界通用直升機的代名詞。而其表現最突出的一場戰鬥,就是拉德龍穀地之戰。

在1965年11月的一場4日戰爭中,美國騎兵部隊同越南步兵部隊遭遇,雙方在Pielku附近的越南中心高地上展開了對峙,此後在高高的大象草叢裏展開了近乎麵對麵的殘酷戰鬥。

戰爭持續了4天4夜,幾乎分不清白天黑夜。雙方距離如此之近,以致於步槍、手榴彈甚至匕首全都派上了用場,當然,美國陸軍還動用了直升機。

這次戰鬥結束的標誌,是被稱作“奧爾巴尼登陸”的突擊行動,這也是越戰中一次最為血腥的單一行動。也就是在這次戰鬥之後,貝爾公司的UH-1“伊洛魁”直升機“休伊”這個綽號開始成了越南戰場上響當當的名字,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一個空中突襲大隊在這次戰鬥中幾乎被全殲。根據參加過這場戰鬥的李·克米奇的回憶,“是‘休伊’幫助他們扭轉了戰局”。

那場戰鬥被稱作拉德龍穀地之戰,戰鬥從1965年11月14日開始,持續了4天,於17日結束。美國陸軍的UH-1直升機在這次戰鬥中多次出入於越南人的炮火之中,將人員和裝備成功運送到新開辟的兩個著陸帶,兩個著陸帶分別稱作XRay和Albany。

克米奇是一名1964年開始進入陸軍航空兵服役的新飛行員,在此之前,他曾在佐治亞州本寧堡步兵團服役。也正是在本寧堡,美國組建了陸軍第11空中突擊師,這在當時隻是美國國防部嚐試大規模使用直升機的一項試驗,克米奇有幸加入了該師。

在被送到戰場之前,該師的士兵開始配發新裝備並換上了新臂章,臂章為黃底黑邊,中間繡著一個馬頭。隨後,他們的部隊編號也改變了,從此有了一個神聖的名字:第1騎兵師。

當時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訓練時使用的都是UH-1A型直升機,該型直升機當時的口碑並不好,因為其發動機推力不足,不能滿足當時多種任務的需要。後來,本寧堡的訓練基地開始換裝UH-1B型直升機,許多飛行員都喜歡駕駛該機,但是該機發動機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停車後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重新啟動。

另外,當時該機的發動機沒有安裝空氣濾清器,所以訓練過程中通常會有雜物吸進發動機,並且當時該基地還缺少發動機配件,所以造成許多飛機被迫停飛。直到貝爾公司後來改進了發動機進氣口設計,並補充了大量配件之後,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