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是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為日本航空自衛隊研製的中級教練機,用以取代T-33A、T-1A/B中級教練機。
T-4以川崎重工業公司的KA-850設計為基礎,三菱重工業公司(負責中機身和發動機進氣道)和富士公司(負責後機身、機翼和尾翼)各承擔生產計劃的30%;川崎重工業公司是主承包商;負責製造前機身並負責飛機的總裝和飛行試驗。
T-4具有高亞音速機動能力並可在翼下和機身下攜帶外掛物。共造4架試飛用原型機。一架靜力試驗用機體和一架疲勞試驗用機體。
1981年開始研製;1982年10月完成基礎設計;1984年春完成全部設計並進行第一架原型機XT-4的部件組裝;1985年4月17日第一架原型機裝配完畢,同年7月29日首次試飛,4架原型機於1985年12月至1986年7月間交付。
1985年2月靜力試驗用機體交付,1985年10月疲勞試驗用機體交付,飛行試驗持續到1988年3月。
1988年1月開始組裝第一架生產型T-4,1988年6月首次飛行,9月編入現役。日本軍方將訂購大約200架T-4用於飛行訓練和聯絡等任務。1988年秋開始成批交付。
日本原來的飛行員訓練體製是使用初級教練機T-3、中級教練機T-1和T-33,高級教練機T-2四種飛機,飛行訓練總時數395飛行小時。在T-4交付使用後,訓練體製改用T-3、T-4和T-2三種飛機,飛行訓練總時數減至300飛行小時。
由於T-4具有較好的飛行性能和較強的結構強度,使其可在緊急情況下作為格鬥機使用。目前已有提議發展一種T-4的加強型來作為高級教練機T-2可能的取代機種。
T-4的機翼采用懸臂式中單翼,超臨界翼型,翼根處相對厚度10.3%,翼尖處7.3%。翼根下反角7°,安裝角0°。1/4弦線後掠角27°30′。外翼段弦長加長形成前緣鋸齒。機翼主結構為鋁合金,具有裂紋擴展速度慢的特點。鋁合金雙縫後緣襟翼;副翼為平麵鉸接式,由液壓作動筒驅動。無調整片。
機身為常規半硬殼式破損安全結構,主要采用鋁合金,在關鍵部位采用少量鈦合金,機身後部有兩個減速板。
尾翼采用懸臂式結構,所有翼麵均有後掠角;平尾采用鋁合金梁、肋、蒙皮和Nomex蜂窩夾芯結構,全動式有下反角,安裝在後機身中部;平尾後緣、垂直安定麵和方向舵均為碳纖維加強塑料結構,方向舵和水平安定麵由助力器液壓操縱。
起落架為液壓收放油——氣減震前三點起落架,均為單輪。主起落架采用本迪克斯公司機輪、刹車和住友公司防滑裝置。主輪胎尺寸為22×5.5-13.8,壓力為19.31×105帕(19.7千克/厘米2)。主輪向內前方收入機身;萱場公司可轉向前輪向前收入機身。前輪胎尺寸為18×4.4-11.6,壓力為12.76×105帕(13千克/厘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