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隨著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加劇和生態環境的惡化,環保低碳的理念不但逐漸為人們接受,並且已經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實踐效應。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召開,更是把環保低碳概念推向了世界輿論的前端。在我國,相對城市而言,農村是環保工作的薄弱地區。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形勢突出表現為生活汙染加劇、飲用水安全隱患、生態退化和農藥化肥施用過量等,已經嚴重威脅到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描繪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製定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其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農村環境保護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2010年度“荊楚作家走鄉村”采風活動,把關注重點放在農村環保問題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現實意義。近幾年來,湖北省各地積極探索農村環保有效模式,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為農村環保工作的進一步加強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其中,還湧現出了不少先進典型,既包括一些“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也包括一些“綠色環保生態村”,它們不僅經濟發達、社會和諧,而且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人與自然保持著高度的和諧。這一個個美麗的綠色生態家園,既代表著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方向,也蘊含著中國農民千年以來的“桃源”夢想。宣傳介紹這些在環保事業上做出突出成績的基層組織,挖掘它們的典型示範意義,推廣它們成熟的生態保護模式,是“荊楚作家走鄉村”2010年環保行的主題和目的。
5月21日,省作協精心選擇在鄂州市梁子島舉行“荊楚作家走鄉村——‘關注環保’采風采訪”活動啟動儀式,這無疑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鄂州梁子湖,正是一個改造環境、保護環境的典範,它從經曆一場嚴重的生態危機,到恢複為“一湖秀水”的美麗景致,經曆過陣痛,接受過考驗,最終通過不懈的努力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環保答卷。
活動啟動後,經過作家們幾個月的辛勤努力,一篇篇稿件陸續送到了編輯的案頭。這些作品來自於作家們的親身探訪和深入觀察思考,以點代麵,綜合、立體地反映了荊楚大地上農村環保工作的先進經驗和最新成就。不難看出,作家們在描繪、宣傳這些環保先進典型的事跡的時候,傾注了飽滿的熱情,在他們的筆下不僅有數據詳實的客觀論述,也有如夢似幻的詩意表達。這也充分證明,環保是當下能夠引起廣大作家們強烈共鳴的主題之一,本年度“荊楚作家走鄉村”活動聚焦農村環保是順應潮流的,是十分切實和必要的。這些作品通過整理結集,就變成了這本嶄新的散發著油墨芳香的《碧水藍天暢想曲》。
今年“荊楚作家走鄉村”活動能夠順利地從啟動直到成書,我們要感謝各市州作協的大力協助,感謝長江文藝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謝鄢莉編輯、汪洋先生的辛勤工作。當然,我們更要感謝那些不畏酷暑辛勞親赴新農村建設現場,用豐富多彩的作品為我們描繪“碧水藍天”畫卷的作家們。
我們希望,這本報告文學集,能夠留下二十一世紀之初湖北農村環保工作的影像和記憶;我們更希望,借助這本小書的微薄力量,能夠讓碧水藍天的夢想在全省的每一個角落早日實現。
編者
201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