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二”的舉動在意義上,完全是為愛護蔣委員長而發動的,即是我們不忍坐視他的政策錯誤到底,做了我們中華民國罪人。至於我們提出的八項主張,在昨天張副司令已經在廣播上向全國同胞說明了。現在此間已組織了抗日聯軍,準備先向目前侵略我們綏遠的敵人抗戰,希望我們的全國同胞一致起來,不分派別,共同負起這個抗日救國的責任,爭到最後的生存。南京政府對我們這次的行動,聽說還有不諒解的人。同胞們!我們是抗日,不是內戰。所以張副司令昨天說的話,我們就是剩了一兵一卒,必用在抗日的疆場上。虎城也是這個決心。隻要我們中華民族能夠爭得生存,為功為罪,虎城是不計較的。希望全國同胞們以後不時地指導,使虎城在抗日的戰線上,不致有什麼錯誤,虎城是十二分地感謝。
(原載1936年12月16日西安《解放日報》)
(九)楊虎城離陝出國前致中共中央領導人的信(1937年4月)
虎城於上月晉謁蔣委員長,由杭返陝後,即決定出國考察,以期增長學識,圖效將來,去歲“雙十二”之事,虎城因睹國勢阽危,不可終日,抗敵禦侮,至為迫切。遂徇全國民眾之要求,為達到推動政府立即抗日之目的,奮不顧身,倉促從事。雖居心自問純潔,目的實至正大,然行動操切之咎,自所難免。幸蒙蔣委員長寬大為懷,宥其既往。然撫衷循省,深滋內疚。兼之虎城二十年戎馬,學殖荒疏,進修之誌,刻未去懷。此次得以待罪之身,出國考察,決將竭盡心力,精極研討,以期稍有所獲,貢獻於國家民族也。
回憶虎城與諸先生,有締交方新,暢聆塵譚者;有久耳大名,迄未奉教者。然在民族統一戰線上同為抗敵而努力之決心,則完全一致。
溯自“九一八“以後,暴日無饜,得寸進尺,國勢岌岌,不可終日。
凡我同胞,允宜同心協力,一致對外,所幸貴黨諸先生均能了然於國勢之危急,年餘以還,對過去不適合國家之政策,已處處表現其放棄之決心。本黨諸領袖,尤其是蔣委員長宵旰憂勤,夙夜匪懈,完全為國家民族之利益而奮鬥。雙方目的相同,已非一日,徒以敵對十年,驟難結合。虎城二十年來,始終以國民黨員之資格,為國家民族之利益而奮鬥。際此時期,目睹國家民族之危機,與雙方要求之接近,喜懼交並。遂抱定犧牲個人之決心,為雙方再見之媒介,以期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以實現“雙十二”發動之真正意義也。今幸貴黨諸先生,更能體察國勢岌岌,斷然放棄其過去不適合國家要求之政策,一掃前此與本黨政府對抗之行動。本黨諸領袖,更能以最友誼之態度,予貴黨以效命抗日之機會,而共躋於抗敵救國之一途。於是綿延十年,自相殘殺之內戰,在對內和平之最高原則下,於焉停止。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斯則凡屬中國人民,不能不額手稱慶也。
虎城日內雖離陝遠遊,重洋萬裏,深感依依。但在抗日戰線上,願作永遠之朋友。諸先生愛護國家之忠誠,實所欽佩。尚希益加努力,促進抗日實施。虎城異日海外歸來,重履故國,抗敵力量,當必有更進於今日者。斯則臨別贈言之微意,所盼於諸先生者矣。切祈不遺在遠,時惠箴言,用匡不逮。臨池神往,不盡區區。專此布悃,敬祝為國珍重!
楊虎城手啟廿六年四月(原載《楊虎城的十七路軍與中國共產黨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