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二 公豬舍的飼養管理技術(1 / 3)

任務一 公豬養殖技術

飼養種公豬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高質量的精液給母豬配種,以提高配種效率,並最大限度地多繁殖仔豬。公豬質量不佳會造成母豬產仔減少或不孕,因此養好種公豬是提高母豬產仔數、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重要保證。

一、後備公豬的選留

1.斷奶仔豬的選留

(1)根據父母代生產性能選擇:先選窩,根據父母代生產性能的曆史記錄進行擇優選留,同時考慮近交係數,規避近交係數大於0.3的公豬。其中主要查看父母代的產活仔豬頭數、哺乳期成活率、斷奶窩重、發育整齊度、是否存在遺傳缺陷或畸形等性狀。

(2)根據本身表型性狀選擇:再選個體,根據仔豬本身的生長發育和外貌進行選留。其中主要查看是否符合本品種(品係)的外形標準、生長發育情況、四肢健壯程度、生殖器官發育情況等。斷奶仔豬選留時,數量一定要大,一般是需要更新公豬的4~5倍,即年選留總數應為本場公豬存欄的120%~150%。

2.3月齡篩選

根據個體的生長發育情況和體形外貌進行“淘汰式篩選”。其中主要查看體重情況、日增重情況、外形結構、肢蹄結實度等表型性狀。此階段也可結合種豬性能測定初選進行。

3.6月齡篩選

當後備公豬達到6月齡時,除本身繁殖性能外的表型性狀已基本表現出來,因此這一階段的篩選是選留的重點和關鍵,此時應綜合考查、嚴格把關、大幅度淘汰。

(1)根據外形篩選。選留具體要求:一看外形,要勻稱——決定本品種(品係)特征;二看骨骼,要健壯——決定使用壽命;三看生殖器官,要發育良好——決定配種繁殖使用;四看軀體,腿臀要平整豐滿——決定後代生長發育;五看性欲,要旺盛——決定配種繁殖能力。

(2)根據生產性能和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篩選:根據公豬100kg體重時的平均日增重和背膘厚等指標的綜合成績進行篩選,按選擇指數的高低進行選留淘汰。

二、種公豬的飼養

1.種公豬的營養需要

種公豬的營養是保持其健康體質和旺盛性欲的關鍵。種公豬過肥或過瘦都不是理想的狀況,公豬過肥,易引起貪睡,性欲減弱,甚至不能配種。嚴重時引起睾丸脂肪變性,精子活力不強或發育不健全。

(1)能量:後備公豬日糧中能量供應不足時,將影響睾丸和附屬性器官的發育,性成熟推遲,初情期射精量少。成年公豬的日糧中能量供應不足時,睾丸和其他性器官的功能減弱,性欲降低,睾丸產生精子作用受到抑製或損害,所產生的精液濃度低、精子活力弱。但是種公豬的能量供給也不宜過多,否則會過於肥胖,降低甚至喪失其配種能力。

公豬維持需要消化能公式為:公豬維持需要消化能(kJ)=418.4W0.75,其中W為體重。非配種期的能量需要是維持的1.55倍,即在維持需要基礎上增加55%;配種期的能量需要又為非配種期的124.5%,建議種公豬日糧代謝能保持在13.10MJ/kg的水平。

(2)蛋白質和氨基酸:種公豬日糧中蛋白質的數量與質量均可影響種公豬性器官的發育與精液品質。發育期間,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延緩其性成熟;成年公豬飼糧中蛋白質不足,會影響精子形成和減少射精量,但輕微的營養不足(日糧粗蛋白質水平12%)所造成的繁殖性能的損傷可很快恢複。

產種公豬每千克飼料含粗蛋白可達15%。為了充分發揮優秀種公豬的作用,日糧中還可以添加5%左右的動物性飼料。

(3)礦物質:鈣離子能刺激細胞的糖酵解過程,給精子活動提供能量,從而增強精子活動,尤其是鞭毛活動。鈣離子還能促進精子與卵子的融合及精子穿入卵細胞的透明帶。然而,鈣離子濃度過高會影響精子活力。磷對精液品質亦有很大影響。後備公豬飼糧含鈣為0.90%,成年公豬飼糧含鈣為0.75%,可滿足其繁殖需要。鈣、磷比要求為1.25∶1。建議每千克公豬飼糧中硒、錳、鋅含量應分別不少於0.15mg、20.0mg和50mg。

(4)維生素:維生素A與種公豬的配種能力有密切的關係。若種公豬長期缺乏維生素A,青年公豬性成熟延遲,睾丸顯著變小,睾丸產生精子的上皮細胞變性,抑製成年公豬的性欲並導致其生殖腺上皮細胞(主要是睾丸)退化,降低精子數量與質量。補飼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可使生殖上皮、精液生成和正常性活動得到恢複。成年公豬每天需要8200IU維生素A或16.4mgβ-胡蘿卜素,幼年公豬為10250IU維生素A或20.5mgβ-胡蘿卜素。

長期缺乏維生素E,可導致成年公豬睾丸退化,永久性喪失繁殖力。種公豬的維生素E需要量為每千克飼糧含11IU。

2.種公豬飼糧配合與飼喂技術

在常年均衡產仔的豬場,種公豬常年配種使用,全年各月份都要按配種期的飼養標準飼喂。配種期間每天可增加1~2枚雞蛋或其他動物性蛋白質飼料,以保證足夠的精液數量和良好的精液品質。在寒冷的冬季,應適時調整飼糧的營養水平,使其比飼養標準提高10%~20%。種公豬的飼糧以精料為主,同時輔以各種青綠多汁飼料,提高營養的全價性和適口性。值得注意的是,公豬的飼糧體積不宜過大,以防公豬腹大而影響配種。飼喂方式以濕拌料日喂3次為宜。嚴禁發黴變質或有毒飼料混入種公豬的飼料。如果缺乏青綠飼料,飼料粗纖維應達4%~5%。

種公豬的日糧投喂應根據豬的年齡、體重和配種的頻率適當地投喂,不能過飽,也不能喂得太少。一般公豬在配種期間日投喂量為2.5kg,非配種期投喂量為2kg。

三、種公豬的管理

種公豬除與其他豬一樣應該生活在清潔、幹燥、空氣新鮮、舒適的生活環境中以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良好的生活製度

飼喂、采精或配種、運動、刷拭等各項作業都應在大體固定的時間內進行,利用條件反射養成規律性的生活製度,便於管理操作。

2.單圈飼養

5~6月齡公豬已經性成熟,應單圈飼養避免互相爬跨,遠離母豬和配種舍,減少公豬自淫。一般公豬欄麵積在6~9㎡,高度為1.2~1.5m,最好設計為三麵水泥牆、一麵是鋼欄,同時保證欄體或牆體不存在橫向拉杆,避免公豬爬踏,以保護肢蹄。地麵采用半漏縫結構較好,水泥地麵要做好防滑處理以免摔傷公豬。

3.運動加強

種公豬的運動,可以促進食欲、增強體質、避免肥胖、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質。運動不足會使公豬貪睡、肥胖、性欲低、四肢軟弱且多肢蹄病,影響配種效果,所以種公豬應堅持每天運動。種公豬除在運動場自由運動外,每天還應進行驅趕運動,上下午各運動1次,每次行程2km。夏季可在早晚涼爽時進行,冬季可在中午運動1次。如果有條件,可利用放牧代替運動。目前,在一些工廠化豬場種公豬沒有運動條件來進行驅趕運動,所以淘汰率增加,縮短了種用年限,一般隻能利用2年左右。

4.刷拭和修蹄

每天定時用刷子刷拭豬體,熱天結合淋浴衝洗,可保持皮膚清潔衛生,促進血液循環,少患皮膚病和外寄生蟲病。這也是飼養員調教種公豬的機會,使其溫馴聽從管教,便於采精和輔助配種。要注意保護豬的肢蹄,對不良的蹄形進行修蹄,蹄不正常會影響活動和配種。

5.定期檢查精液品質和稱量體重

實行人工授精的公豬,每次采精都要檢查精液品質。如果采用本交,每月也要檢查1~2次精液品質,特別是後備公豬開始使用前和由非配種期轉入配種期之前,都要檢查精液2~3次,嚴防死精公豬配種。種公豬應定期稱量體重,可檢查其生長發育和體況。根據種公豬的精液品質和體重變化來調整日糧的營養水平和飼料喂量。

6.環境控製

(1)溫度:公豬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8~20℃。冬季豬舍要防寒保溫,以減少飼料消耗和疾病的發生。夏季要防暑降溫,因為公豬個體大,皮下脂肪較厚,加之汗腺不發達,高溫對其影響特別嚴重,輕者食欲和性欲降低,重者精液品質下降,出現死精和無精的現象,有的甚至中暑死亡。當環境溫度高於33℃,公豬體溫超過40℃(正常體溫39℃)時,就會導致睾丸溫度升高。公豬的睾丸溫度升高,此時在附睾中發育的精子就會受到傷害,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數增加,活精子數明顯減少。與此同時,高溫還會影響公豬性興奮和性欲,造成配種障礙。種公豬在33℃的高溫條件下處理72h,其精液品質受到嚴重的影響,表現出精子活力下降、總精子數和活精子數減少、畸形精子數增加,因而使與配母豬妊娠率下降,胚胎成活率降低。從影響時間來看,處理58d後精液品質才恢複正常。可見高溫對種公豬有非常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