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大裂穀是地球這顆行星最大的地質特征之一。從峽穀一側的斷層崖頂部看到的是一覽無餘的深而平底的峽穀全景,有些地方峽穀太寬以至不能看到遠處的一側。大裂穀的西支從南部靠近莫桑比克海岸的馬拉維湖起,向北沿著非洲大湖群到維多利亞湖西岸,延伸約3075公裏。東支始於維多利亞湖東岸,繼續北行約2574公裏,從坦桑尼亞經肯尼亞進入埃塞俄比亞和被稱作“阿法爾三角區”的綜合體,這是一個火山和地震高發地區。裂穀在這裏分支:一支繼續北上紅海,另一支向東伸入亞丁灣。

德國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在世紀之交發展了大陸漂移學說,他注意到紅海相對的兩岸形成完美的匹配,而且如果把非洲滑向阿拉伯半島,除也門將迭置在“阿法爾三角區”外,紅海可以閉合起來。地質學家現已確認這兩個地區的火山岩較紅海的年輕,因此這兩個地區不可能存在於紅海開裂之前;那麼這種匹配過去該是完美的。

活躍的裂穀帶以地震和火山活動為特征,在非洲裂穀中,“阿法爾三角”是目前最活躍的部分。這裏常有地震,但裂穀的形態尚不夠壯觀,因為數千年來的火山活動伴隨著大量的熔岩噴出,已注滿了穀地。近期的火山活動出現於維多利亞湖周圍——西側以烏幹達西南部的維龍加山脈為主,東側集中於坦桑尼亞的北部。坦桑尼亞有倫蓋火山,這是惟一的碳酸岩活火山,熔岩就像火山噴發的石灰岩,在噴發後24小時內岩石變成髒雪的顏色。

非洲裂穀的另一主要特征,尤其在西支,是沿著裂穀底部形成繼續的線狀分布的湖群。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第二深水湖泊。其底部有5000多米的沉積物,表明有一段長長的或非常快的斷裂曆史。裂穀陡峭到令人難以攀登,許多遊客將他們注意力轉向具有非洲特征、豐富的野生動物。恩戈羅火山口是一個20公裏寬的破火山口,它是在約300多萬年前一次大爆發中形成的,是非洲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那裏有野生動物中的象、開普水牛、獅子和鬣狗。倫蓋火山的北部是納特龍湖,這是一個很淺的湖泊,部分靠富含蘇打的溫泉補給,湖中生長著大量藻類,為成千上萬粉色紅鸛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地。在倫蓋火山和恩戈羅火山之間是奧杜瓦伊峽穀,以人類化石聞名,並被有些人看做是人類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