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代田法(2 / 2)

趙過走進田裏,說道:“所謂代田之法,即是一畝三畎,歲代處,,故曰代田。”

“將一畝田分為三畎,三畎之間是兩壟,另外再加上邊上的一壟,就有三條壟和三畎對應。”

“這樣分成三壟三畎,有什麼好處嗎?”霍邯問道。

“回大將軍,我大漢北方黃河流域,許多地區都是雨水稀少並時常有大風天氣。”

“在播種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種子播種在畎裏,由於有兩側高處的田壟保護,所以能夠維持溫度和水分,讓幼小的禾苗不至於直接麵對大風的摧殘。”

“此時禾苗都生在畎裏,田壟的土地就可以休息,培養肥力。”

“等中耕之時,禾苗已經初步長成,具有了一定的抗風能力。這個時候我們把田壟上的雜草鏟除掉,然後把壟上生長過雜草培養過肥力的土壤鏟下來。把這些肥土覆蓋到畎裏穀苗的覆土之上。”

“這些肥土覆蓋上去之後,可以讓禾苗更加茁壯的成長;同時這樣經過加厚的土壤,可以使得禾苗根基更加牢固,即使麵對大風也不足畏懼了。”

“接下來便是重複的過程,不斷的培養田壟之土,隔一段時間就除草,順便把田壟的肥土加到畎裏。”

“無需多久,田壟便會被鏟平,而畎也會被填平。此時畎裏的禾苗就是根深蒂固,而且生長在多次培養的肥土之中,既能抗風,也能鎖水抗旱。”

“等到秋收之時,之前的田壟土地不斷被鏟到畎裏,於是之前的田壟變成了畎,而之前的畎則變成了田壟。”

“等到來年的時候,就可以在新的畎裏播種,而讓已經耕種過的畎作為田壟,休養一年。”

“三畎三壟,就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交換位置,這也是代田法名字的由來。”

“妙哉!妙哉!”

聽完了趙過的講解,霍邯不由得鼓起了掌大聲叫好,這個代田法的確很有其先進之處。

首先種子播種在畎裏,可以在抗風的同時蓄水保墒,節約寶貴的水資源。而等到中耕鋤草之時,把田壟上的雜草和肥土一起鏟入畎裏,可以起到培壅苗根的作用。

等到夏天,田地裏的畎壟齊高,這樣可以使禾苗的根紮的很深。既可以抗旱,也可以抗風,還能夠防止作物倒伏。

秋收之後畎變壟,壟變畎,不必費盡重整耕地。來年重新播種,讓土地輪休,便於恢複地力。

這個代田法雖然看起來隻利用了一半的土地來耕種,但卻節省了翻土整田的時間。休息的一半土地也可以為耕種的土地蓄肥,實際上提高了農田的生產效率。

代田法便於推廣,能抗風抗旱,還能保護土地肥力,這簡直太適合在漢鎮一帶推廣了!

“哈哈哈!這代田法的確是好,很好!值得推廣,我就讓你來當大漢的首席農業大臣,這個官叫什麼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