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醫術高明治百病,醫德高尚流千古(1 / 2)

現代醫學泰鬥———維薩裏的鍥而不舍

聞名中外的醫生、解剖學家維薩裏是近代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他與哥白尼齊名,是中世紀科學革命的兩大代表人物之一。

在巴黎大學醫學院上解剖學課程時,由於維薩裏有動物解剖基礎,老師讓他當實驗助手,同學們很不理解甚至嘲笑他,堂堂一個大學生在幹一個下等人的差使。原來解剖動物和清理實驗台是件肮髒和苦累的工作,按當時歐洲的風俗,教授是動嘴不動手的上等人,高高在上捧著厚厚的書照本宣科;而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都是由理發匠兼職幹的,久而久之,拿剃頭刀的理發匠也能做一般的外科手術。維薩裏甘願當一名“理發匠”,他認為親手操作能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技能。

當時學校的解剖課,不過是照本宣科地讀一段蓋倫的論述,然後請雇來的“劊子手”用刀子將屍體的胸部和腹部切開,學生們看一眼裏麵的各個器官,就算完成了課程。對於好奇的維薩裏而言,這樣的課程內容簡直是蜻蜓點水,學不到真正的知識。他決定自己親自解剖屍體。但是哪裏能搞到屍體呢?隻有去墓地和刑場盜屍,可是這既不道德,又是違法的。為了研究解剖學,維薩裏顧不得這麼多了。他一次次地在黑夜中光顧常人不敢去的地方,偷出了許多屍體。解剖工作也非常艱苦。為了降低屍體腐爛的速度,維薩裏常常在冬天進行解剖;為了進行對比,他經常同時解剖幾具屍體,一幹就是幾個星期。

但是,維薩裏的這種唯物主義的治學方法和解剖學的成就,卻觸犯了舊的傳統觀念,衝擊了校方的陳規戒律,引起了守舊派的仇恨和攻擊。學校不但不批準他考取學位,還將他開除了學籍。從那時起,維薩裏被迫離開了巴黎。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是一所擅長於人體解剖的高等學府,學校發現了維薩裏在解剖學方麵的才幹,破例授予他醫學博士學位。1537年年末,聘請他為解剖學教授,留校任教。

1543年,維薩裏出版了《人體結構》一書,全書共7冊,書中係統完善地記述了人體各器官係統的形態構造,說明了神經是怎樣和肌肉相連的、骨頭又是如何接受營養的以及大腦的複雜結構,它衝破了以蓋倫為代表的舊權威們臆測的解剖學理論,以大量、豐富的解剖實踐資料對人體的結構進行了精確的描述。這部著作的出版,澄清了蓋倫學派的種種錯誤,使解剖學步入了正軌。

然而教會仍舊用種種手段迫害這位偉大的學者,采取高壓手段,宗教裁判所以“巫師”“盜屍”等罪名判處他死刑,隻因他是查理五世的禦醫才幸免於難。可是他的財產被全部沒收,不得不赴耶路撒冷去朝聖懺悔。

但在歸航途中,航船遇險,年僅50歲的維薩裏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