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待穆杉年向所有給他送行的鄉親們道別以後,村長作最後的辭別:“杉年啊,我們村雖然不富裕,但是我們也從來不貧窮,雖然我們這裏沒有上百層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大小轎車,但是我們有清澈的河流,有美麗的天空,以及最爽朗的笑聲。將來無論你走到哪裏,都不要因為自己是一個農村人而感到自卑。今後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本分做人踏實做事。即使有一天你失去了一切,但不要忘了你還有我們這些淳樸的村民和你的父母在等著你回家。”
穆杉年使勁地點了點頭,然後準備換掉新鞋出發,川子的媽媽上前阻止說:“就穿著去學校吧,把你那雙鞋放家裏算了。”
穆媽拿著兒子那雙縫縫補補不知多少次的鞋子,早已淚眼模糊,不知是因為感到對兒子的愧疚還是對村民熱情相送的感動,或許更多的是因為兒子即將離去而心裏感到非常難舍吧!
穆爸早已經把兒子的東西全都放在了船上,看見道別已經接近尾聲,就叫著邵班和蔡老師上船,最後對著兒子低聲地說:“爸媽不在身邊,照顧好自己,有事情別忘了寫信回來。快上船吧,時候不早了!”
平時雖然很堅強的穆杉年此刻卻也哭了,隻是點了點頭便上了船。默默等了好些時間的船夫看見人都上來了就解開了纜繩,拿起竹篙開始撐船,水波緩緩地動了,船也漸漸地開了,小船上的三人和岸上的所有人都高舉著手臂訴說著再見,穆杉年看著大家的身上都被汗水浸濕了,但誰也沒急著回家,抹了抹眼睛說:“別送了,大家都回去吧!”
眾人仍然佇立在原地,直到小船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穆爸才轉過身叫大夥一塊兒離去。
對於從未出過遠門的穆杉年來說,也許這一天他才體會到‘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吧!
小船向著前方逐漸加速地前移,突然一陣涼爽的秋風輕襲,後麵迎來一串串助行的漣漪,未來的道路不知是悲是喜,既然踏上夢想的旅途便隻顧昂首前行...
坐在船上的邵班感概萬千地說:“有時間的時候真得出來走走,去看看大山大水,多親近一下大自然,不然都感覺自己都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蔡老師大為讚同地說:“說得沒錯,要不是工作在身,我真想去好多好多地方旅行。”
話畢,蔡老師看了看情緒逐漸穩定的穆杉年,柔和地問道:“杉年,你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裏啊?”
穆杉年尷尬地笑著說:“我長這麼大還沒離開過家鄉呢!”
邵班和蔡老師聽完都沉默了,是啊!小山村的孩子哪有那麼容易就能去外麵的世界看看呢!周圍一片寂靜,除了竹篙劃水的聲音。過了不久,小船終於靠岸,船夫才打破沉寂:“到了,大家下船吧!”9-13
邵班掏出錢準備付坐船費,船夫搖著頭笑道:“我和杉年的爸爸也算是患難之交,我怎麼能收你們的錢呢!何況杉年這麼懂事,現在又要去城裏念書,我也幫不上什麼忙,這就算我的一點心意吧!”
邵班知道農村人真誠,也就收起了錢,同著穆杉年提著兩大包行李就上了岸,蔡老師晃了晃睡意昏沉的頭最後一個下的船。
幾分鍾以後,邵班把行李都放好在了麵的車的後備箱裏,然後叫蔡老師和穆杉年上了車就起程了。蔡老師不用問也知道穆杉年是頭一次坐這種車子,於是細心地給他係好了安全帶,然後像一個說書人一樣給他介紹學校:“我們學校建立於1902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有40多個班級,分為初中部和高中部,學生人數高達7000......”
“說重點!”邵班聽蔡老師的闡述像是要講一兩個小時的樣子,於是打斷了蔡老師的言談。
蔡老師微瞪了邵班一眼,繼續講道“你分在了694班,到時候去你班主任那報個名,然後拿了書就可以去教室上課了。我看了一下你的成績,是班裏的第二名,要繼續努力哦!”
“我會的,老師。”穆杉年打著哈欠說道。
蔡老師無比關懷地說:“靠著座背睡會兒吧!”
聽完蔡老師的建議,穆杉年像一個工作了一整天終於可以臥在鬆軟大床上休息的疲勞者一樣迅速躺了下去,然後帶著無比輕鬆的心情欣賞著車外的風景。車窗外的世界就像一部影片般呈現給他一幕又一幕從來沒見過的景象,那些陌生的景象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